第1篇 安全閥、截止閥調試檢修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條 解體檢查,順序拆卸,清洗各部位。?
第二條 仔細檢查閥口閥座,不允許有絲毫損傷,保持光潔度,垂直度。
第三條 按解體相反的順序組裝。?
第四條 調試定壓升至1.6mpa時,安全閥應開啟,降至該壓力的0.8倍時應回座,如不符合要求則反復調試, 直至達到要求。一般按安全閥銘牌要求調試。
第五條 調試好后在放散法蘭口處放些水測試,每分鐘不超過4個氣泡為合格。?
第六條 全部合格后進行鉛封。?
第七條 調試中,人不能站在放散口處,以免傷人。
第2篇 復位安全閥操作規程
一、復位安全閥的特點:
1、安全閥的操作是很安全的,操作人員不會受到使用剪切式安全閥時可能飛出的剪切銷的傷害,也不會受到彈出的未加固定的活動部件的傷害。這種安全閥如果使用、維護得當,是非常容易操作的,而且性能可靠而穩定。安全閥的正常使用和性能取決于閥體內部連接活塞和閥蓋的連接桿。連桿必須成直線(偏心 3 度),閥才能承壓(即處于保壓狀態)。一旦連桿中間的接合點離開了連桿直線,連桿因為過度的壓力而屈縮,產生閥跳。(見附圖一)
當向前推 復位手柄 將安全閥復位時,復位曲軸內部有一個杠桿推動連桿,讓其成為直線,當連桿位置正確的時候,閥內有一個停止點,這時連桿是直的,活塞下降。當閥完全復位后,閥蓋后面的 泄壓鍵 彈出大約20mm。當安全閥內部的密封墊是新的時候,復位安全閥需要更大的力氣。新的密封墊很硬、很緊密。
2、和其他的復位式安全閥不一樣,此閥沒有承載壓力的絲扣連接暴露在流體中
3、在閥的進口和放噴口可以使用多種連接方式
4、在閥設定的壓力范圍內的任何值都可以作為設定值
5、閥的放噴設定值很容易通過擰一個調節螺母來改變
6、閥內有壓力時,也可以調整壓力設定值,但是,只能朝增加壓力的方向調節
二、注意事項:
禁止使用調節螺母來釋放閥內壓力
安全閥的準確度不會受到連續的壓力沖擊和壓力震蕩的影響
安全閥可以通過推復位手柄來進行復位(保壓),不需要像使用剪式閥那樣只能通過更換剪切銷來復位。因此,對閥復位時所用的時間非常少
一次正確校準之后,安全閥可以在多次閥跳后仍然很精確。無論有無管線壓力,這個安全閥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手動放噴,只需要按下閥上的泄壓鍵即可
閥的活塞處于“開啟”或“保壓”,位置可由泄壓鍵的位置來體現出來。當泄壓鍵被彈出,閥是保壓狀態,當泄壓鍵被按下,閥是開啟狀態
閥的內部連接桿完全被保護起來,不會被腐蝕
三、復位安全閥的安裝
1、本安全閥閥可以以任何姿勢來安裝,但是保持閥蓋豎直、放噴管水平的姿勢安裝操作起來比較方便。閥體是特殊的低合金鋼,不要做焊接或密封焊接。
嚴重警告:當閥內存在壓力的時候,不要上、卸扣。
2、建議放噴管至少向下傾斜 3 度,這樣管線中的殘留液體可以自行排干。
警告:在寒冷地區,殘留在放噴管里的液體會凍結,這樣會阻礙閥的放噴,同時可能對閥、管線和泵造成損害。
3、在放噴的時候,安全閥連接的管會受到突然的沖擊,因此,所有的管
必須正確地固定和支撐,以免管線內的高壓損壞閥或連接部件。
警告:避免把安全閥安裝在高位置的管線上,除非固定、支撐得很結實,否則在放噴的時候容易導致管線和連接頭的分離而發生危險。
4、調節螺母用于移動上端彈簧固定器,因此可以增減彈簧的壓力值,也就可以改變彈簧加在平衡梁上的壓力值。調節螺母的正確位置由連在上端彈簧固定器上的壓力指針和鑲在閥蓋頂端的壓力指示牌來表明。不應該把泥漿泵連在一個壓力設定值設得很低的安全閥上,這樣閥會不經意地放噴。每次把閥連接在系統上之前,都要通過看壓力指針和壓力指示牌來確認壓力設定值是多少。
警告:在泥漿泵運行的時候(即有大量泥漿噴涌時),不要對安全閥進行復位。
四、復位安全閥的校準
要使安全閥保壓能力增大,即負荷彈簧的壓力增大,應擰緊調節螺母(從閥蓋頂部向下看按順時針旋轉),這樣也可以增加壓力指示盤所示的壓力值。同樣,要使負荷彈簧的壓力減小應擰松螺母。載荷螺釘用于壓力設定微調時使用。一個帶有壓力的閥的設定值如果從高向低調,會在不經意間產生“閥跳”。而增加閥的壓力設定值一般來說沒問題。雖然復位式安全閥在工廠都進行過校準,但由于泥漿類型的不同,在實際系統中驗證校準閥的操作性能非常重要,并且要根據所用的泥漿決定是否需要增加額外的調整。
安全閥如果不能夠進行正確校準,可能因為它一個或兩個負荷彈簧損壞,上部連桿銷過舊,因為腐蝕而導致的密封過度磨損,主要曲柄損壞或連動裝置粘連。
安全閥可接受的誤差:即設定值與實際閥跳值的差異:
如果安全閥的誤差不在可接受的誤差范圍內,更換負荷彈簧或尋找機械問題,之后重復整個過程。如果操作者在使用了正常的校準程序校準后仍不能得到滿意的使用結果,請與廠家聯系。
五、故障解決
六、復位安全閥的儲存
安全閥應放在整潔、涼爽的環境中
安全閥應直立放置,以保護活塞和內部部件
保存時,無油漆的表面和內部部件使用潤油脂保持潤滑
如果保存超過 6 至 15 個月,應該將安全閥卸開,卸開閥蓋,檢查并更換活塞帽,密封圈。清理掉內部件中的所有殘余物,使用潤滑油潤滑。
第3篇 空壓機儲氣罐安全閥試驗操作規程
為保障空壓機儲氣罐安全閥試驗的順利進行,規范操作人員的試驗流程,特制訂本技術措施。
1、檢查工具和安全用具,必須安全可靠,嚴禁冒險作業。
2、使用梯子時,必須先檢查梯子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立梯應有防滑裝置,人字梯拉繩必須牢固。
3、作業人員防護用品需要穿戴整齊,褲腳要扎牢,戴好安全帽,不準穿光滑的硬底鞋。作業前先檢查安全帶的強度是否足夠。
4、檢查小組應二人配合,一人在下面扶梯看護,保障登高人員作業安全,并輔助其順利試驗;登高人員應在地面系好安全帶,登高后必須將安全帶綁定牢固后,再進行試驗。
5、手動試驗安全閥是否靈活、暢通,檢查閥門是否有漏氣現象。
6、檢查完畢,登高人員應先將安全帶解下,并在看護人員幫助下安全下梯。
7、工作人員應認真做好試驗記錄。
第4篇 工貿企業安全閥安全操作規程
1.安全閥開啟壓力的調整
1)安全閥出廠前,應逐臺調整其開啟壓力到用戶要求的整定值。若用戶提出彈簧工作壓力級,則一般應按壓力級的下限值調整出廠。
2)使用者在將安全閥安裝到被保護設備上之前或者在安裝之前,必須在安裝現場重新進行調整,以確保安全閥的整定壓力值符合要求。
3)在銘牌注明的彈簧工作壓力級范圍內,通過旋轉調整螺桿改變彈簧壓縮量,即可對開啟壓力進行調節。
4)在旋轉調整螺桿之前,應使閥進口壓力降低到開啟壓力的90%以下,以 防止旋轉調整螺桿時閥瓣被帶動旋轉,以致損傷密封面。
5)為保證開啟壓力值準確,應使調整時的介質條件,如介質種類、溫度等盡可能接近實際運行條件。介質種類改變,特別是當介質聚積態不同時〔例如從液相變為氣相〕,開啟壓力常有所變化。工作溫度升高時,開啟壓力一般有所降 低。故在常溫下調整而用于高溫時,常溫下的整定壓力值應略高于要求的開啟壓力值。高到什么程度與閥門結構和材質選用都有關系,應以制造廠的說明為根據。
6)常規安全閥用于固定附加背壓的場合,當在檢驗后調整開啟壓力時(此 時背壓為大氣壓),其整定值應為要求的開啟壓力值減去附加背壓值。
2.安全閥排放壓力和回座壓力的調整
1)調整閥門排放壓力和回座壓力,必須進行閥門達到全開啟高度的動作試驗,因此,只有在大容量的試驗裝置上或者在安全閥安裝到被保護設備上之后才可能進行。其調整方法依閥門結構不同而不同。
2)帶反沖盤和閥座調節圈的結構,是利用閥座調節圈來進行調節。擰下調節圈固定螺釘,從露出的螺孔伸人一根細鐵棍之類的工具,即可撥動調節圈上的輪齒,使調節圈左右轉動。當使調節圈向左作逆時針方向旋轉時,其位置升高,排放壓力和回座壓力都將有所降低。反之,當使調節圈向右作順時針方向旋轉時,其位置降低,排放壓力和回座壓力都將有所升高。每一次調整時,調節:圈轉動的幅度不宜過大(一般轉動數齒即可).每次調整后都應將固定螺釘擰上,使其 端部位于調節圈兩齒之間的凹槽內,既能防止調節圈轉動,又不對調節圈產生徑向壓力。為了安全起見,在撥動調節圈之前,應使安全閥進口壓力適當降低(一般應低于開啟壓力的90%),以防止在調整時閥門突然開啟,造成事故。
3)對于具有上、下調節圈(導向套和閥座上各有一個調節圈〉的結構,其調整要復雜一些。閥座調節圈用來改變閥瓣與調節圈之間通道的大小,從而改變閥門初始開啟時壓力在閥瓣與調節圈之間腔室內積聚程度的大小。當升高閥座調節圈時,壓力積聚的程度增大,從而使閥門比例開啟的階段減小而較快地達到突然的急速開啟。因此,升高閥座調節圈能使排放壓力有所降低。應當注意的是,閥座調節圈亦不可升高到過分接近閥瓣。那樣,密封面處的泄漏就可能導致閥門過早地突然開啟,但由于此時介質壓力還不足以將閥瓣保持在開啟位置,閥瓣隨即又關閉,于是閥門發生頻跳。閥座調(圈主要用來縮小閥門比例,開啟的階段和調節排放壓力,同時也對回座壓力有所影響。
4)上調節圈用來改變流動介質在閥瓣下側反射后折轉的角度,從而改變流體作用力的大小,以此來調節回座壓力。升高上調節圈時,折轉角減小,流體作用力隨之減小,從而使回座壓力增高。反之,當降低上調節圈時,回座壓力降低。 當然,上調節圈在改變回座壓力的同時,也影響到排放壓力,即升高上調節圈使排放壓力有所升高,降低上調節圈使排放壓力有所降低,但其影響程度不如回座壓力那樣明顯。
3.安全閥鉛封
安全閥調整完畢,應加以鉛封,以防止隨便改變已調整好的狀況。當對安全閥進行整修時,在拆卸閥門之前應記下調整螺桿和調節圈的位置,以便于修整后的調整工作。重新調整后應再次加以鉛封。
第5篇 安全閥調整操作規程
(1)開啟壓力的調整
①安全閥出廠前,應逐臺調整其開啟壓力到用戶要求的整定值。若用戶提出彈簧工作壓力級,則一般應按壓力級的下限值調整出廠。
②使用者在將安全閥安裝到被保護設備上之前或者在安裝之前,必須在安裝現場重新進行調整,以確保安全閥的整定壓力值符合要求。
③在銘牌注明的彈簧工作壓力級范圍內,通過旋轉調整螺桿改變彈簧壓縮量,即可對開啟壓力進行調節。
④在旋轉調整螺桿之前,應使閥進口壓力降低到開啟壓力的 90%以下,以防止旋轉調整螺桿時閥瓣被帶動旋轉,以致損傷密封面。
⑤為保證開啟壓力值準確,應使調整時的介質條件,如介質種類、溫度等盡可能接近實際運行條件。介質種類改變,特別是當介質聚積態不同時(例如從液相變為氣相),開啟壓力常有所變化。工作溫度升高時,開啟壓力一般有所降低。故在常溫下調整而用于高溫時,常溫下的整定壓力值應略高于要求的開啟壓力值。高到什么程度與閥門結構和材質選用都有關系,應以制造廠的說明為根據。
⑥常規安全閥用于固定附加背壓的場合,當在檢驗后調整開啟壓力時(此時背壓為大氣壓),其整定值應為要求的開啟壓力值減去附加背壓值。
(2)排放壓力和回座壓力的調整
①調整閥門排放壓力和回座壓力,必須進行閥門達到全開啟高度的動作試驗,因此,只有在大容量的試驗裝置上或者在安全閥安裝到被保護設備上之后才可能進行。其調整方法依閥門結構不同而不同。
②對于帶反沖盤和閥座調節圈的結構,是利用閥座調節圈來進行調節。擰下調節圈固定螺釘,從露出的螺孔伸人一根細鐵棍之類的工具,即可撥動調節圈上的輪齒,使調節圈左右轉動。當使調節圈向左作逆時針方向旋轉時,其位置升高,排放壓力和回座壓力都將有所降低。反之,當使調節圈向右作順時針方向旋轉時,其位置降低,排放壓力和回座壓力都將有所升高。每一次調整時,調節:圈轉動的幅度不宜過大(一般轉動數齒即可)。每次調整后都應將固定螺釘擰上,使其端部位于調節圈兩齒之間的凹槽內,既能防止調節圈轉動,又不對調節圈產生徑向壓力。為了安全起見,在撥動調節圈之前,應使安全閥進口壓力適當降低(一般應低于開啟壓力的90%),以防止在調整時閥門突然開啟,造成事故。
③對于具有上、下調節圈(導向套和閥座上各有一個調節圈)的結構,其調整要復雜一些。閥座調節圈用來改變閥瓣與調節圈之間通道的大小,從而改變閥門初始開啟時壓力在閥瓣與調節圈之間腔室內積聚程度的大小。當升高閥座調節圈時,壓力積聚的程度增大,從而使閥門比例開啟的階段減小而較快地達到突然的急速開啟。因此,升高閥座調節圈能使排放壓力有所降低。應當注意的是,閥座調節圈亦不可升高到過分接近閥瓣。那樣,密封面處的泄漏就可能導致閥門過早地突然開啟,但由于此時介質壓力還不足以將閥瓣保持在開啟位置,閥瓣隨即又關閉,于是閥門發生頻跳。閥座調:《圈主要用來縮小閥門比例,開啟的階段和調節排放壓力,同時也對回座壓力有所影響。
上調節圈用來改變流動介質在閥瓣下側反射后折轉的角度,從而改變流體作用力的大小,以此來調節回座壓力。升高上調節圈時,折轉角減小,流體作用力隨之減小,從而使回座壓力增高。反之,當降低上調節圈時,回座壓力降低。當然,上調節圈在改變回座壓力的同時,也影響到排放壓力,即升高上調節圈使排放壓力有所升高,降低上調節圈使排放壓力有所降低,但其影響程度不如回座壓力那樣明顯。
(3)鉛封安全閥調整完畢,應加以鉛封,以防止隨便改變已調整好的狀況。當對安全閥進行整修時,在拆卸閥門之前應記下調整螺桿和調節圈的位置,以便于修整后的調整工作。重新調整后應再次加以鉛封。
第6篇 安全閥調整技術操作規程步驟
1)開啟壓力的調整
①安全閥出廠前,應逐臺調整其開啟壓力到用戶要求的整定值。若用戶提出彈簧工作壓力級,則一般應按壓力級的下限值調整出廠。
②使用者在將安全閥安裝到被保護設備上之前或者在安裝之前,必須在安裝現場重新進行調整,以確保安全閥的整定壓力值符合要求。
③在銘牌注明的彈簧工作壓力級范圍內,通過旋轉調整螺桿改變彈簧壓縮量,即可對開啟壓力進行調節。
④在旋轉調整螺桿之前,應使閥進口壓力降低到開啟壓力的 90%以下,以防止旋轉調整螺桿時閥瓣被帶動旋轉,以致損傷密封面。
⑤為保證開啟壓力值準確,應使調整時的介質條件,如介質種類、溫度等盡可能接近實際運行條件。介質種類改變,特別是當介質聚積態不同時(例如從液相變為氣相),開啟壓力常有所變化。工作溫度升高時,開啟壓力一般有所降低。故在常溫下調整而用于高溫時,常溫下的整定壓力值應略高于要求的開啟壓力值。高到什么程度與閥門結構和材質選用都有關系,應以制造廠的說明為根據。
⑥常規安全閥用于固定附加背壓的場合,當在檢驗后調整開啟壓力時(此時背壓為大氣壓),其整定值應為要求的開啟壓力值減去附加背壓值。
(2)排放壓力和回座壓力的調整
①調整閥門排放壓力和回座壓力,必須進行閥門達到全開啟高度的動作試驗,因此,只有在大容量的試驗裝置上或者在安全閥安裝到被保護設備上之后才可能進行。其調整方法依閥門結構不同而不同。
②對于帶反沖盤和閥座調節圈的結構,是利用閥座調節圈來進行調節。擰下調節圈固定螺釘,從露出的螺孔伸人一根細鐵棍之類的工具,即可撥動調節圈上的輪齒,使調節圈左右轉動。當使調節圈向左作逆時針方向旋轉時,其位置升高,排放壓力和回座壓力都將有所降低。反之,當使調節圈向右作順時針方向旋轉時,其位置降低,排放壓力和回座壓力都將有所升高。每一次調整時,調節:圈轉動的幅度不宜過大(一般轉動數齒即可)。每次調整后都應將固定螺釘擰上,使其端部位于調節圈兩齒之間的凹槽內,既能防止調節圈轉動,又不對調節圈產生徑向壓力。為了安全起見,在撥動調節圈之前,應使安全閥進口壓力適當降低(一般應低于開啟壓力的90%),以防止在調整時閥門突然開啟,造成事故。
③對于具有上、下調節圈(導向套和閥座上各有一個調節圈)的結構,其調整要復雜一些。閥座調節圈用來改變閥瓣與調節圈之間通道的大小,從而改變閥門初始開啟時壓力在閥瓣與調節圈之間腔室內積聚程度的大小。當升高閥座調節圈時,壓力積聚的程度增大,從而使閥門比例開啟的階段減小而較快地達到突然的急速開啟。因此,升高閥座調節圈能使排放壓力有所降低。應當注意的是,閥座調節圈亦不可升高到過分接近閥瓣。那樣,密封面處的泄漏就可能導致閥門過早地突然開啟,但由于此時介質壓力還不足以將閥瓣保持在開啟位置,閥瓣隨即又關閉,于是閥門發生頻跳。閥座調:《圈主要用來縮小閥門比例,開啟的階段和調節排放壓力,同時也對回座壓力有所影響。
上調節圈用來改變流動介質在閥瓣下側反射后折轉的角度,從而改變流體作用力的大小,以此來調節回座壓力。升高上調節圈時,折轉角減小,流體作用力隨之減小,從而使回座壓力增高。反之,當降低上調節圈時,回座壓力降低。當然,上調節圈在改變回座壓力的同時,也影響到排放壓力,即升高上調節圈使排放壓力有所升高,降低上調節圈使排放壓力有所降低,但其影響程度不如回座壓力那樣明顯。
(3)鉛封
安全閥調整完畢,應加以鉛封,以防止隨便改變已調整好的狀況。當對安全閥進行整修時,在拆卸閥門之前應記下調整螺桿和調節圈的位置,以便于修整后的調整工作。重新調整后應再次加以鉛封。
第7篇 先導式安全閥的維護操作規程
每三至六個月定期檢測,發現安全閥動作不靈敏,啟跳和回座壓力偏離整定壓較多時,應對安全閥進行檢修:
1. 關閉不嚴,漏氣,主閥或導閥軟密封件損壞,需更換;
2. 調節、給定壓力不靈,有污物堵塞、整定彈簧變形,需清洗導閥、更換彈簧;
3. 安全閥不動作:
①零件損壞。如:導閥上閥口或節流孔等,需更換零件
②臟物、鐵屑卡住,需清洗
③參數不對。如:壓力范圍與使用范圍不一致,更換導閥或導閥整定彈簧。
第8篇 彈簧式安全閥操作規程
1.0?? 目的
為規范本公司lng/l-cng加氣站的安全閥操作,保障加氣站工作正常運行和安全使用,確保平穩供氣,特制訂本操作規程。
2.0?? 適用范圍
本規程適用彈簧式安全閥的拆裝和加氣站操作工。
3.0?? 人員、具材料準備及安全防護設施配置
現場操作人員2名、控制室監控人員1名,防爆扳手、檢漏儀、對講機兩部。
4.0?? 作業氣候、環境要求
站內無泄漏、周圍無明火、非雷雨天氣。
5 .0? 操作規程
安全閥每年校驗一次,安全閥的檢定應提前檢定,合理安排好安全閥的檢定。安全閥的操作分為拆卸和安裝。
5.1? 安全閥的拆卸
5.1.1 確認安全閥及附件正常。
5.1.2 關閉安全閥直通閥,用防爆扳手緩慢打開安全閥出口閥。
5.1.3 觀察確認安全閥出口不漏氣,關閉安全閥根部閥。
5.1.4 用防爆扳手緩慢旋松法蘭螺栓,放散掉安全閥根部閥到安全閥中間的天然氣。
5.1.5 緩慢平穩拆開安全閥進口絲,拆下安全閥。
5.1.6 檢查確認安全閥根部閥無內漏,然后換上合格安全閥或用盲板
5.1.7 密堵安全根部閥上端出口,安全閥拆卸作業完成。
5.2? 安全閥的安裝
5.2.1 確認安全閥合格,銘牌清晰完好并在有效期內。
5.2.2 將安全閥進口與管道出口對應連接好,打開安全閥根部閥,確認安全閥出口不漏氣。
5.2.3 將安全閥出口與放散系統進口連接好。
5.2.4 檢查確認安全閥接口、安全閥根部閥無外漏,安全閥安裝作業完成。
6.0? 注意事項
6.1?? 對安全閥進行操作時除遵守本規程外,還應遵守《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安全閥
6.2 安全技術監察規程》(tsg zf001-2004)的相關規定。
6.3 每年有計劃校驗安全閥,有備用品,如果沒有足夠的合格安全閥備用,在校驗時應首先保證生產安全,可以分多次校驗。
6.4 安全閥鉛封應受到保護,嚴禁人為破壞。發現鉛封損壞,應隨時上報,等待處理。
6.5 操作過程中根部閥出現泄漏,應及時封堵。
6.6 拆安全閥先放空壓力,保證無殘液和壓力。
7.0? 相關文件與記錄
7.1? 《lng/l-cng加氣站安全閥檢定臺賬》
第9篇 靜液壓安全閥、膠管試驗臺操作規程
1.靜液壓膠管耐壓及保壓性能試驗:
在左阜位膠管法蘭處安裝被試靜液壓膠管,用開口寬度46、65的呆扳手旋緊上密封、下密封接頭,確認后便可旋轉“電源”開關至“閉合”位,旋轉“位選”鈕至“膠管”位,啟動高壓油泵電機,按試驗要求進行靜液壓膠管的耐壓保壓試驗。
安全提示:啟動或啟動高壓油泵電機之前,請您:(1)關閉試驗箱門。(2)將調壓螺帽旋松至低壓位。
2.靜液壓安全閥性能試驗步驟:
將不帶接頭體的被試安全閥進、回油口a、b端面所在的密封環槽內,放入55x3.1的“o”型橡膠圈,然后將安全閥出油口朝右放在試驗位阜上,關門,旋動手柄,壓封被試安全閥進、出油口。
檢查確認高、低壓調節螺帽均在低壓位后,便可閉合電源。位選鈕拔至“安全閥”位,啟動高、低壓油源,按試驗規范要求,進行靜液壓安全閥的最高開啟壓力調整以及啟閥釋壓性能試驗。
在進行調壓性能試驗時,調壓螺帽應緩慢旋轉,先調節低(背)壓,再調節高壓。由于被試安全閥內泄的影響,高壓會對低壓系統產生一定壓力撥動,所以兩者一定要相互配合,緩慢調節。被試安全閥閥芯開啟釋壓后,高壓調壓螺帽調節失效,這時便可觀看試驗結果。
第10篇 安全閥校驗臺操作規程
1. 校驗前的準備工作
1.1 每班使用校驗臺前需進行密封試驗,用盲板或專用閥門封住校驗臺工人選座,送入壓縮空氣或氮氣,根據壓力表指示值,判斷氣源閥門、各控制閥門、管路、壓力表和校驗臺工作座等處是否有泄漏,并保壓2分鐘,壓力不下降為合格,否則應檢修泄漏處。
1.2 每班使用校驗臺前,應對各壓力表進行檢查和確認,即通過檢查各壓力表的相對誤差,以判斷各壓力表是否準確,否則應進行更換或重新檢定。
1.3安全閥校驗前,先根據《安全閥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檢驗檢測工作程序”的規定,對安全閥進行清洗或清理,并進行宏觀檢查員,然后將安全閥解體,檢查各結構部件。
1.3.1發現閥瓣和閥座密封面、導向零部件、彈簧、閥桿有損傷、銹蝕、變形缺陷時,應進行修理或更換安全閥。
1.3.2對于閥體有裂紋、閥瓣與閥座粘死、彈簧嚴重變形、部件破損嚴重且無法維修的安全閥應予以報廢。
2. 氣動夾緊座的操作
2.1 校驗臺有幾個工作座,即大口徑及中小口徑氣動夾緊座,在每個工作座下各有一只切換閥,當使用大口徑工作座時,應開啟該座下方的切換閥,關閉其余工作座的切換閥。總之,使用哪個工作座,就找開該座的切換閥,關閉其他工作座的切換閥。
2.2 確定工作座并打開相應切換閥后,再選用相應尺寸的中心墊(注意上部都有“○”型密封圈),放入已有密封圈子中心頂軸上,套入安全閥,然后將三卡腳向中心推緊,拉出相應氣動開關夾緊。
2.3 使用大口徑工作座時,先拉出氣動開關,使三卡腳自動張開,放上中心墊及安全閥后,推入氣動開關,卡位安全閥,再關閉控制柜上的放松閥,并開啟夾緊閥,安全閥即被定位夾緊密封。注意:操作時避免手指被卡。
2.4 校驗時首先關閉卸壓閥,并緩慢打開校驗閥,壓力表開始顯示(此時應根據安全閥開啟壓力,切換相應的壓力表,保證開啟壓力為壓力表刻度極限值的1/2或3/4處),直至安全閥開啟,記住壓力表上最高值即為開啟壓力,如此重復進行三次。
2.5 若開啟壓力超過校驗開啟值,應旋松安全閥螺桿,反之旋緊,直至完成校驗。接著將調節圈恢復原位,將固定螺釘旋入,再旋緊安全閥定位螺母,此時仍需再復驗一次,若無誤,套上閥帽,完成全部校驗過程。
2.6 校驗完畢后,必須先打開校驗卸壓閥,待校驗壓力表顯示數值歸零后,再推緊氣動開關或關閉夾緊閥,開啟放松閥,安全閥即可卸下。
2.7操作注意要點:
2.7.1校驗時,安全閥出口處不要有人;
2.7.2必須將三卡腳推到位才能夾緊;
2.7.3夾緊裝置氣壓不能超過:①大口徑工作座夾緊壓力p≤2.5mpa ;②p≤1.0mpa;
2.7.4當天校驗工作結束應將減壓器壓力還原至零位。
3. 整定壓力(開啟壓力)校驗
2.1 緩慢升高安全閥的進口壓力,升壓至整定壓力的90%后,升壓速度應當不高于0.01mpa/s。
3.2 當測到閥瓣有開啟或者見到、聽到試驗介質的連續排除時,則安全閥的進口壓力被視為此安全閥的整定壓力。
3.3當整定壓力小于或等于0.5mpa時,實測整定值與要求整定值的允許誤差為±0.015mpa ;當整定壓力大于0.5mpa時,允許誤差為3%整定壓力。
4. 密封試驗
4.1整定壓力調整合格后,應該降低并且調整安全閥進口壓力進行密封試驗。4.2當整定壓力小于或等于0.3mpa時,密封試驗壓力應當比整定壓力低0.3mpa;當整定壓力大于0.3mpa,密封試驗壓力為90%整定壓力。
4.3當密封試驗壓力以氣體為試驗介質時,對于封閉式安全閥,要用泄漏氣泡數表示泄漏率,其試驗裝置和試驗方法可按《安全閥安全技術監察規程》附件f要求,合格標準按照gb/t12243或其他安全技術規范、標準的規定;對于非封閉式安全閥,在一定時間內未聽到氣體泄漏聲即可認為密封試驗合格。
4.4當密封試驗以水為介質時,其試驗方法和要求應符合gb/t12243的有關規定。
5. 校驗記錄、鉛封和報告
5.1安全閥校驗應當按照以下要求做好記錄、鉛封,并出具報告。
5.1.1校驗過程中,檢驗人員需要及時記錄校驗的相關數據;
5.1.2經校驗合格的安全閥,需要及時重新鉛封,防止調整后的狀態發生改變,鉛封處一面為“xtj”檢驗單位的代號標識,另一面為“af”(安全閥)的代號標識;
5.1.3鉛封處不必須掛有標牌,標牌上有檢驗機構名稱及代號、校驗編號、整定壓力、本次和下次校日期;
5.2 校驗合格的安全閥需要根據校驗記錄出具安全閥校驗報告,并且按校驗機構質量管理系的要求簽發。
第11篇 液化石油氣站安全閥、截止閥調試檢修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條 解體檢查,順序拆卸,清洗各部位。
第二條 仔細檢查閥口閥座,不允許有絲毫損傷,保持光潔度,垂直度。
第三條 按解體相反的順序組裝。
第四條 調試定壓升至1.6mpa時,安全閥應開啟,降至該壓力的0.8倍時應回座,如不符合要求則反復調試, 直至達到要求。一般按安全閥銘牌要求調試。
第五條 調試好后在放散法蘭口處放些水測試,每分鐘不超過4個氣泡為合格。
第六條 全部合格后進行鉛封。
第七條 調試中,人不能站在放散口處,以免傷人。
第12篇 先導式安全閥操作規程
操作細節
1 先導式安全閥的重新調試操作
1.1 關閉安全閥上游的切斷閥門。
1.2 拆下導閥下端過濾器與主閥連接處的管道。
1.3 在導閥進口處接上空氣或氮氣氣源。
1.4 旋轉導閥調節螺絲以壓緊(或松開)彈簧,使導閥開啟壓力達到設定壓力。
1.5 連接好導閥與主閥之間的管道。
1.6 打開安全閥前的切斷閥門。
1.7用新鮮肥皂水檢查各連接部位有無漏氣。
1.8 控制安全閥前壓力,使安全閥啟跳,排放和回座,反復測試幾次,觀察并記錄開啟壓力,排放壓力和回座壓力值,每次排放壓力和回座壓力與整定壓力(開啟壓力)之差應在規定的精度范圍內。
1.9調試完畢后,固定好鎖緊螺母。
2 操作注意事項
2.1 發現安全閥動作不靈敏,起跳壓力和回座壓力與設定值偏離較多時,應進行檢查維修。
2.2定期檢查運行中的安全閥是否泄漏、卡阻及彈簧銹蝕等不正常現象,并注意觀察調節螺套及調節圈緊定螺釘的鎖緊螺母是否有松動,若發現問題應及時采取適當措施。
2.3應定期將安全閥拆下進行全面清洗,檢查并重新定壓后方可重新使用。
2.4安裝在室外的安全閥要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以防止雨霧、塵埃、銹污等臟物侵入安全閥及排放管道,當環境低于攝氏零度時,還應采取必要的防凍措施以保證安全閥動作的可靠性。
2.5 重新調試完后初運行階段,應仔細觀察安全閥的運行情況。
2.6 對安全閥進行操作時除遵守本規程外,還應遵守《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安全閥安全技術監察規程》(tsg zf001-2004)的相關規定。
3 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現象
產生原因
解除方法
關閉不嚴、漏氣
主閥或導閥軟密封件損壞
更換軟密封件
調節、給定不靈
有污物堵塞、整定彈簧不對
清洗導閥及主閥更換整定彈簧
安全閥不動作
1、零件損壞、如導閥上閥口或節流孔等
更換損壞零件
2、受臟物、鐵屑等卡住
清洗
3、安全閥的參數不對,如壓力范圍與使用范圍不一致
更換導閥或導閥整定彈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