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操作規程 > 操作規程

      事故應急處理操作規程(九篇)

      發布時間:2024-03-12 19:32:02 查看人數:75

      事故應急處理操作規程

      第1篇 事故應急處理操作規程

      1、事故發生時,現場工作人員應及時向班長、調度報告,并采取果斷處理措施,切斷危險源。

      2、班長、調度在接到應急處理信息后,及時向部門領導及職能部門報告并按事故處理措施對事故進行處理。

      3、處理泄漏事故時,處理人員首先用水槍掩護,穿戴好防護服,隔絕式空氣面具,采取圍堤、堵截、稀釋、覆蓋、收容、廢棄等方法處理泄漏物,嚴禁單人獨立行動,要有監護人監護。

      4、如有人員中毒或受傷,應迅速將中毒或受傷人員帶離現場,按中毒、受傷的性質對其進行現場處理,重者送醫院就醫。

      5、發生火災,迅速查明原因,正確選擇適用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進行滅火,火災撲滅后仍要派人監護現場,以消滅余火。

      6、發生爆炸事故,除及時報告相關部門和領導外操作人員視情況采取局部或全廠停車處理,對受威脅的危險物采取及時轉移,抑爆、泄壓等措施。

      7、發現重大事故或需外部援助的,應及時向上級公安、消防、安監、政府、友鄰等部門發出請求援助,啟動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第2篇 溶解乙炔氣瓶充裝事故應急處理操作規程

      溶解乙炔設備系統運行和充裝作業中,操作人員應經常細仔地檢查有無異常現象,如有異常應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遇有緊急狀態應采取以下處置措施:

      1、 乙炔發生器加料時著火,低壓系統泄漏氣體并引起著火:

      ⑴停止加料,關閉電源,切斷通向凈化、氣柜、壓縮間的乙炔氣通路。

      ⑵對乙炔氣放空泄壓,用合格氮氣吹掃乙炔發生器,用干粉滅火器撲滅明火。

      ⑶向發生器加水排污降溫。

      ⑷必要時報警求救并保護現場。

      2、 高壓干燥器防爆片破裂,安全閥起跳,噴出乙炔氣著火:

      ⑴將乙炔壓縮機停機斷電,關閉干燥器進出口管道閥門,切斷至充灌.另外的乙炔壓縮機的乙炔通路。

      ⑵用水或干粉滅火器撲滅明火,也可用合格氮氣吹掃滅火。

      ⑶向高壓干躁器.乙炔管道噴水冷卻,消除靜電和其它點火源。

      3、 高壓設備管道、充裝中乙炔瓶乙炔氣泄漏:

      ⑴關閉所有與噴出乙炔氣有關的閥門,制止泄漏。

      ⑵停止乙炔壓縮機運轉。

      ⑶盡可能將乙炔瓶移至安全地點處置。

      ⑷向設備管道.乙炔瓶噴水消除靜電和其它點火源。

      4、 壓縮間、充灌間高壓設備管道火災爆炸:

      判明事故狀況危險程度,保護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采取以下措施:

      ⑴關閉事故部位乙炔通路所有閥門,切斷氣源。

      ⑵停止乙炔壓縮機運轉切斷電源,停止乙炔發生器發氣。

      ⑶啟動氮氣吹掃系統和充灌間緊急噴淋裝置。

      ⑷用水或干粉滅火撲救,首先采取措施撲救乙炔管道和乙炔瓶上的火焰,并將其附近的乙炔瓶迅速撤離現場。

      ⑸向設備管道.乙炔瓶噴水冷卻消除靜電和其它點火源。

      在處于無法采取緊急措施并危及人身安全狀態下,應迅速撤離并打手勢.大聲呼喊告訴別人,迅速報警求救。

      5、 電石庫.丙酮庫起火,電石粉末化解起火:

      ⑴電石遇濕空氣產生乙炔氣與空氣混合,丙酮蒸氣與空氣混合,遇有點火源起火,采用干粉滅火撲救;電石庫嚴禁用水滅火。

      ⑵盡可能將其它電石桶.丙酮桶撤離現場,防止事故擴大。

      6、 乙炔瓶漏氣的處置措施

      發現漏氣迅速報告,應關閉瓶閥,杜絕一切點火源,正確判斷泄漏部位和泄漏量后,采取不同方法處理:瓶閥芯泄漏時可擰緊六角螺母;閥桿泄漏時需謹慎處理首先將閥芯旋緊,再將壓蓋卸下,加填密封填料,再壓緊壓蓋;易熔塞處泄漏可用竹簽.木塞做堵漏處理;安裝瓶閥的部位泄漏可用板手緩慢擰緊。

      如果乙炔瓶的泄漏以上措施無法采取或采取無效時,應采取以下措施:

      ⑴將乙炔瓶移到室外通風良好.無火源的地方。漏氣瓶搬動時不許放倒滾動。

      ⑵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和無釘鞋,其它人員全部退避。

      ⑶向乙炔瓶噴霧狀水稀釋、冷卻,防止產生靜電。

      ⑷樹立標牌,并設人監視,不許讓火種接近,并淮備好滅火器材.滅火用水。

      7、 乙炔瓶著火的處理措施:

      首先要冷靜判斷,乙炔瓶的火能否樸滅,如果不可能撲滅,能否在不擴大事故情況下,則可任其燃燒;當進行滅火作業有危及人員安全則應使他們退避。一般的判斷是,易熔塞熔化乙炔噴出起火時可滅火;易熔塞未開而著火,為防止乙炔瓶受熱后的分解爆炸的可能則要使人員退避。

      ⑴氣瓶放置地點著火

      當瓶閥主螺母處或充氣口處漏氣著火,火勢弱時,將氣瓶閥關閉即可熄滅;火勢較強不能關閉瓶閥以及易熔塞熔化起火,可用濕石棉布蒙蓋在氣瓶上,或從遠處利用遮蔽物保護下進行滅火,同時要不斷噴水冷卻氣瓶以及周圍的著火源;如火勢很旺,說明氣體泄漏量大,只能冷卻著火瓶,待火勢減弱再滅火;并將其它乙炔瓶.易燃易爆物品移走, 防止事故擴大。

      ⑵使用中乙炔瓶著火

      瓶閥附近或減壓器處著火,可用浸濕的手套.厚布等復蓋住火源,關閉瓶閥。當易熔塞處著火且火勢較大時:氣瓶附近沒有火源時,則用滅火器滅火并噴水冷卻氣瓶,滅火無效而不會造成其它物品的危險則向氣瓶噴水冷卻,任其燒盡;氣瓶附近有著火源時,首先滅火,隨后用滅火器向著火瓶滅火并持續噴水冷卻。

      ⑶運輸中乙炔瓶著火

      如果附近有水溝.水地等,可將氣瓶推入水中;判斷為不能滅火時,盡可能將車輛開到無人的偏僻處,迅速報警求救,有人在周圍監視,并向公安和消防人員報告著火物是乙炔.車內裝載數量.爆炸可能性。

      8、人員緊急疏散.撒離

      在發生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可能對廠區內外人群安全構成威脅時,必須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統一指揮下, 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立即撤出警戒區域。 公司在辦公樓靠近生產區一側設立“風向標”。疏散人員向上風向的安全地點集中。若事故惡化,所有搶救人員都必須聽從指揮立即撤到安全地點。對可能威脅到廠外居民(包括友鄰單位人員)安全時,治安疏散組應立即與有關部門和單位聯系,引導居民迅 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9、危險區的隔離

      溶解乙炔生產廠區為危險區,在生產區入口處劃出警戒線,設立專人警戒,嚴格控制人員.車輛的進出;進入警戒區域的人員必須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手機要關機.嚴禁火種帶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現場周邊區域的道路隔離.交通疏導由治安疏散組采取隔離措施,并聽從公安消防人員的指揮。

      10、檢測、掄險及控制措施

      (1) 事故現場采用可燃性氣體檢測報警儀,用以檢測空氣中可燃氣體濃度的百分含量。

      (2) 當出現火災或處于緊急狀態時,現場操作人員等,應大聲呼喚人來,立即采取停機關閥,切斷乙炔氣體通路,用干粉滅火器滅火等緊急措施,同時迅速向上級報告,并按其指示行動。

      (3) 采取掄救措施的人員,要沉著冷靜,正確判斷周圍的狀況,以及氣體泄漏.著火的狀況,充分注意氣體爆炸.容器破裂.火災擴散等危險,在正確判斷基礎上采取事故處置措施,首要的是努力防止人身事故的發生。

      (4)應急救援人員.檢測人員必須進入乙炔濃度高的現場時,必須佩戴自吸隔離式呼吸器。

      11、現場醫療救護

      乙炔火災爆炸主要危害是燒傷.窒息和遭受沖擊波.爆炸物打擊等,一旦發生事故出現傷員,首先要自救互救進行必要的醫學處理后立即送醫院就醫.發生化學灼傷,要立即在現場用清水進行足夠時間的沖洗;迅速將窒息者移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暢通,呼吸困難時給氧,呼吸停止時即進行人工呼吸;心臟驟停立即進行心臟按摩;受傷人員立即送附近醫院就醫。

      12、事故現場保護

      事故現場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指定專人實施保護,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事故現場。事故現場洗消工作由搶險掄修組負責,按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指令組織公司員工實施。

      13、應急救援保障

      (1) 公司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配備應急救援人員。

      (2) 本規程和相關救援資料由安全員保管,存放于專用資料盒內。

      (3) 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的管理.安全運輸卡制度的實施,執行掛靠單位的規定。

      (4) 落實安全責任制.值班制度.培訓演練制度,定期檢查維護消防設施.器材.個人防護裝備。

      (5) 本公司掄險搶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會安全時,領導小組必須立即向上級和友鄰單位通報,及時請求社會力量支援。社會援助隊伍進入時,領導小組要責成專人聯絡,引導并詳細告之火災爆炸情況及安全注意事項。

      14、應急救援的啟動與終止

      當發生火災爆炸或處于緊急狀態,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確定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由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決定預案的停止執行,并通知相關部門、周邊社區及人員事故危險已解除。

      第3篇 二氧化碳氣瓶充裝事故應急處理操作規程

      、二氧化碳泄漏處置措施

      (1)生產、儲存中發現二氧化碳泄漏,應立即關閉工藝管路、氣瓶、儲罐閥門,切斷泄漏源。若解決不了,應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必要時將氣體排放到大氣中,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

      (2)進入通風不良有發生窒息危險場所處理氣體泄漏時,操作人員必須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護服和防護鞋,并在他人監護下進行操作。

      (3)槽車或儲罐管路系統有微小泄漏時,應及時檢修處理;有嚴重泄漏時,必須將槽車開到人稀空曠處,逐漸排放,并嚴格監護;排放時,人、車應處在上風向;必要時向消防部門報警求救。

      、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1) 一旦發生事故,進行緊急處置后,各崗位人員撤離到門房后,清點人員,接受現場總指揮的指令;

      (2) 搶救人員應立即向現場總指揮簡短報告有關情況;

      (3)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應緊急疏散至上風向的安全地點集中;

      (4) 對下風向可能威脅到人員(包括相鄰單位人員)安全時,應立即引導人員并與有關單位聯系,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危險區的隔離

      (1)危險區即事故發生地點,事故發生點半徑100m的范圍為隔離區。

      (2) 在生產區廠門劃出警戒線,安排人員站崗隔離,嚴格控制人員進出。

      (3)對事故現場周邊區域的道路隔離和交通疏導。

      、現場醫療救護

      (1)急救措施:將傷員迅速脫離現場,移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停止時施行呼吸復蘇術;心跳停止時,施行心肺復蘇術。

      (2)救援人員的皮膚因接觸低溫液體而被凍傷時,應及時將受傷部位放入溫水中浸泡或沖洗,切勿干加熱。嚴重的凍傷應迅速送醫院就醫。

      、事故現場保護

      (1) 事故現場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指定專人實施保護,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事故現場;

      (2) 事故現場清洗工作,經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批準后安排應急救援人員進行現場清理和設備修復工作。

      第4篇 液化氣站事故應急處理操作規程

      液化石油氣事故主要有泄漏、燃燒(爆炸)兩大類。

      (一)泄漏

      1、基本情況:蒸氣沿地面擴散并易積存于低洼處(如污水溝、下水道等),所以,要在上風處停留,切勿進入低洼處。

      2、隔離(1)無關人員應立即撤離泄漏區至少100米; 疏散無關人員并建立警戒區。(2)大泄漏:考慮至少隔離800米(以泄漏源為中心,半徑800米的隔離區)。

      3、應急行動

      (1)中毒處置

      皮膚接觸:若有凍傷,就醫治療。

      吸入氣體: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并及時就醫。

      (2)泄漏處置

      ①報警(119,120等),并視泄漏量情況及時報告縣政府及縣質量技術監督局。

      ②建立警戒區。立即根據地形、氣象等,在距離泄漏點至少800米范圍內實行全面戒嚴。劃出警戒線,設立明顯標志,以各種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區內和周邊人員迅速撤離,禁止一切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

      ③消除所有火種。立即在警戒區內停電、停火,滅絕一切可能引發火災和爆炸的火種。進入危險區前用水槍將地面噴濕,以防止摩擦、撞擊產生火花,作業時設備應確保接地。

      ④控制泄漏源。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或翻轉容器,避免液體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器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隨后用高標號速凍水泥覆蓋法暫時封堵。

      ⑤導流泄壓。若各流程管線完好,可通過出液管線、排污管線,將液態烴導入緊急事故罐,或采用注水升浮法,將液化石油氣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

      ⑥罐體掩護。從安全距離,利用帶架水槍以開花的形式和固定式噴霧水槍對準罐壁和泄漏點噴射,以降低溫度和可燃氣體的濃度。

      ⑦控制蒸氣云。用中倍數泡沫或干粉覆蓋泄漏的液相,減少液化氣蒸發,用噴霧水(或強制通風)轉移蒸氣云飄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擴散掉。

      ⑧現場監測。隨時用可燃氣體檢測儀監視檢測警戒區內的氣體濃度,人員隨時做好撤離準備。

      注意事項: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風系統和密閉性空間擴散;隔離警戒區直至液化石油氣濃度達到爆炸下限25%以下方可撤除。

      (二)燃燒(爆炸)

      1、滅火劑選擇

      小火:干粉、二氧化碳滅火器;大火:水幕、霧狀水。

      2、應急行動

      (1)、火場內如有儲罐、槽車或罐車,隔離1600米(以泄漏源為中心,半徑1600米的隔離區)。

      (2)、燃燒(爆炸)處置

      報警(119,120等),并視現場情況及時報告縣政府、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等相關部門。

      ②建立警戒區。立即根據地形、氣象等,在距離泄漏點至少1600米范圍內實行全面戒嚴。劃出警戒線,設立明顯標志,以各種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區內和周邊人員迅速撤離,禁止一切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

      ③關閥斷料,制止泄漏。

      ④積極冷卻,穩定燃燒,防止爆炸。組織足夠的力量,將火勢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用射流水冷卻著火及鄰近罐壁,并保護毗鄰建筑物免受火勢威脅控制火勢不再擴大蔓延。在未切斷泄漏源的情況下,嚴禁熄滅已穩定燃燒的火焰。干粉抑制法:待溫度降下之后,向穩定燃燒的火焰噴干粉,覆蓋火焰,終止燃燒,達到滅火目的。

      ⑤現場監測。隨時用可燃氣體檢測儀監視檢測警戒區內的氣體濃度。

      注意事項:盡可能遠距離滅火或使用遙控水槍或水炮撲救;切勿對泄漏口或安全閥直接噴水,防止產生冰凍;安全閥發出聲響或儲罐變色,立即撤離;切勿在儲罐兩端停留。

      第5篇 氧氣氬氣氮氣氣瓶充裝事故應急處理操作規程

      一)氧氣、氬氣、氮氣泄漏處置措施

      1、生產、儲存中發現氧氣、氬氣、氮氣泄漏,應立即關閉工藝管路、氣瓶、儲罐閥門,切斷泄漏源,并開霧水保護關閉閥門人員。若解決不了,應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必要時將氣體排放到大氣中,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

      2、進入通風不良有發生窒息危險場所處理氣體泄漏時,操作人員必須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護服和防護鞋,并在他人監護下進行操作。

      3、槽車或儲罐管路系統有微小泄漏時,應及時檢修處理;有嚴重泄漏時,必須將槽車開到人稀空曠處,逐漸排放,并嚴格監護;排放時,人、車應處在上風向;必要時向消防部門報警求救。

      二)燃爆事故處置程序

      1、最早發現事故者應立即向有關負責人報告并盡快采取措施切斷事故源,開展自救。

      2、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接到報警后,應迅速組織人員查明原因、性質,采取有效辦法控制事故擴大蔓延。

      3、如事故原因不明或不能有效控制,應發出緊急救援警報,向消防部門求救,請求社會力量支援。

      三)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1、 一旦發生事故,進行緊急處置后,各崗位人員撤離到門房后,清點人員,接受現場總指揮的指令;

      2、 搶救人員應立即向現場總指揮簡短報告有關情況;

      3、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應緊急疏散至上風向的安全地點集中;

      4、 對下風向可能威脅到人員(包括相鄰單位人員)安全時,應立即引導人員并與有關單位聯系,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四)危險區的隔離

      1、危險區即事故發生地點,事故發生點半徑100m的范圍為隔離區。

      2、 在生產區廠門劃出警戒線,安排人員站崗隔離,嚴格控制人員進出。

      3、對事故現場周邊區域的道路隔離和交通疏導。

      六)現場醫療救護

      1、氣體中毒急救措施:迅速脫離現場,移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停止時施行呼吸復蘇術;心跳停止時,施行心肺復蘇術。氧氣中毒后要就醫觀察24-28小時,以免延誤肺水腫的治療。

      2、救援人員的皮膚因接觸低溫液體而被凍傷時,應及時將受傷部位放入溫水中浸泡或沖洗,切勿干加熱。嚴重的凍傷應迅速送醫院就醫。

      七)事故現場保護

      1、 事故現場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指定專人實施保護,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事故現場;

      2、 事故現場清洗工作,經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批準后安排應急救援人員進行現場清理和設備修復工作。

      第6篇 自動扶梯操作方法事故應急處理規程

      1扶梯操作方法

      為了乘客的安全,操作人員需小心操作電扶梯。必須確保自動扶梯完全停止才能改變運行方向。停止或啟動自動扶梯時,必須確保梯級上沒有乘客。

      1.1啟動方法

      (1)用鎖匙“開關”啟動并在中間位置取出鎖匙。

      (2)用鎖匙啟動“蜂鳴器”。

      (3)如一切正常,用鎖匙啟動自動扶梯,并保持此位置0.5~1.0秒,然后取出鎖匙。

      1.2停止

      (1)確定自動扶梯上沒有乘客。

      (2)用鎖匙啟動“蜂鳴器”。

      (3)用鎖匙關閉自動扶梯。

      (4)用鎖匙將“開關”關閉并在中間位置取出鎖匙。

      1.3暫時改變方向

      先將自動扶梯停止運行。在自動扶梯未完全停止之前切勿改變運行方向,否則其機械結構會損壞。扶梯在一個方向運行達3個月,應使扶梯更換一個方向運行。

      2緊急事故的應變指引

      1自動扶梯停頓

      (1)錯誤使用緊急暫停制

      發現因緊急暫停制被關閉而使自動扶梯停頓時,應重新開啟。

      注意:重新開啟時,應確保自動扶梯上沒有乘客。

      (2)電源發生故障

      當電源恢復正常時,可用開關開啟自動扶梯。

      注意:當電源發生故障時,應用擴音器向乘客作出指示。

      (3)不正常的雜音和振動的位置(例:頂部、底部或中間),狀況(連續或間歇)等,然后關閉扶梯及通知保養人員維修。

      (4)異味或冒煙

      發現有異味或冒煙時,關閉扶梯,采取適當行動及通知保養人員。

      (5)其它

      發現玻璃護壁板破裂時,立即關閉扶梯并通知保養人員更換。

      2火警

      若發生火警,要保持鎮定及采取適當行動。

      (1)用擴音器通知大廈里各人士。

      (2)停止所有扶梯及關閉防火門。

      (3)切勿利用扶梯作逃生用途,因當電力中斷而使扶梯突然停頓,乘客容易發生意外及更大的恐慌。

      (4)帶領乘客經樓梯逃生。

      (5)注意

      關閉扶梯前,鳴警鐘以提醒乘客及確定扶梯上沒有乘客。

      3浸水

      當扶梯浸于水中,應立即關閉扶梯。若扶梯四周都有水流,要阻擋水流保護扶梯并通知保養人員檢查機件。

      在保養人員檢查機件前,不得使用扶梯。

      第7篇 氣站事故應急處理操作規程

      一、發生安全事故時,由值班經理安排站長和班組長及安全員,進行搶救措施,并迅速通知公司領導和公司搶險大隊:

      1、遇突然停電或水、蒸汽,應立即關閉鋼瓶瓶閥及充裝閥門,并關閉所有設備相關閥門。

      2、當所用鋼瓶閥門頂針折斷,有氣體沖出,無法關閉時,迅速安排人員戴上防毒面具,將鋼瓶用行車吊入事故應急處理池;其余人員迅速通知生產部管理人員。

      3、發出事故警報,讓無關人員迅速脫離事故現場。

      二、一旦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無法控制時,由生產副總經理負責指揮班組長和兼職消防員搶救小組,分工合作采取措施:

      1、指揮事故區域內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

      2、向119報警,在消防武警未到達現場時,組織搶救人員使用消防器材積極補救,控制事故現場;

      3、搶救中毒受傷人員脫離事故現場,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同時撥打120急救中心,送醫院救治。

      4、安排事故現場切斷電源及通知其他部門做好斷電后工作,派人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清除廠內交通路障,接引消防車進入現場,積極配合好消防隊做好救災工作。

      5、對造成的質量事故的堅持實事求是,過錯與處罰相適應,懲誡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由于發現故意或者過失使自身行為違反了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導致認定事實錯誤,并造成了嚴重后果時,需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第8篇 氧氣、氬氣、氮氣氣瓶充裝事故應急處理操作規程

      一)氧氣、氬氣、氮氣泄漏處置措施

      1、生產、儲存中發現氧氣、氬氣、氮氣泄漏,應立即關閉工藝管路、氣瓶、儲罐閥門,切斷泄漏源,并開霧水保護關閉閥門人員。若解決不了,應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必要時將氣體排放到大氣中,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

      2、進入通風不良有發生窒息危險場所處理氣體泄漏時,操作人員必須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護服和防護鞋,并在他人監護下進行操作。

      3、槽車或儲罐管路系統有微小泄漏時,應及時檢修處理;有嚴重泄漏時,必須將槽車開到人稀空曠處,逐漸排放,并嚴格監護;排放時,人、車應處在上風向;必要時向消防部門報警求救。

      二)燃爆事故處置程序

      1、最早發現事故者應立即向有關負責人報告并盡快采取措施切斷事故源,開展自救。

      2、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接到報警后,應迅速組織人員查明原因、性質,采取有效辦法控制事故擴大蔓延。

      3、如事故原因不明或不能有效控制,應發出緊急救援警報,向消防部門求救,請求社會力量支援。

      三)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1、 一旦發生事故,進行緊急處置后,各崗位人員撤離到門房后,清點人員,接受現場總指揮的指令;

      2、 搶救人員應立即向現場總指揮簡短報告有關情況;

      3、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應緊急疏散至上風向的安全地點集中;

      4、 對下風向可能威脅到人員(包括相鄰單位人員)安全時,應立即引導人員并與有關單位聯系,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四)危險區的隔離

      1、危險區即事故發生地點,事故發生點半徑100m的范圍為隔離區。

      2、 在生產區廠門劃出警戒線,安排人員站崗隔離,嚴格控制人員進出。

      3、對事故現場周邊區域的道路隔離和交通疏導。

      六)現場醫療救護

      1、氣體中毒急救措施:迅速脫離現場,移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停止時施行呼吸復蘇術;心跳停止時,施行心肺復蘇術。氧氣中毒后要就醫觀察24-28小時,以免延誤肺水腫的治療。

      2、救援人員的皮膚因接觸低溫液體而被凍傷時,應及時將受傷部位放入溫水中浸泡或沖洗,切勿干加熱。嚴重的凍傷應迅速送醫院就醫。

      七)事故現場保護

      1、 事故現場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指定專人實施保護,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事故現場;

      2、 事故現場清洗工作,經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批準后安排應急救援人員進行現場清理和設備修復工作。

      第9篇 鍋爐事故應急處理操作規程

      1 鍋爐缺水

      1.1用觀察和水位表放水的方法判斷是否缺水;

      1.2關閉燃燒器;

      1.3用“叫水法”判斷是否輕微缺水還是嚴重缺水;嚴重缺水時嚴禁向鍋爐上水;輕微缺水,可緩慢項鍋爐上水,待水位恢復正常后,恢復正常燃燒。

      處理方式:

      (1)加強司爐工培訓,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定期有效監視水位;

      (2)排污時,設專人監視水位;

      (3)水位表放水和排污后,關嚴閥門;

      (4)維護好給水系統及設備,定期沖洗水位計;

      (5)維護好水位報警及連鎖保護系統

      2鍋爐滿水

      2.1 用觀察和水位表放水判斷是否滿水;

      2.2停止給水;

      2.3減弱燃燒;

      2.4監視水位,同時排污;

      2.5帶水位恢復正常后,開啟系統放水閥排水;如水位表仍不出現水位,則立即停爐;

      恢復燃燒。

      處理方式:

      (1)司爐工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定期有效監視水位;

      (2)維護好給水系統及設備;

      (3)維護好水位報警及連鎖保護系統

      3超壓

      3.1減小負荷,減弱燃燒

      3.2打開排放系統

      3.3若繼續升壓,應立即停爐

      處理方式:

      (1)加強司爐工培訓,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2)定期校驗安全閥,壓力表;

      (3)注意壓力參數的監控

      4 汽水共騰

      4.1減弱燃燒;

      4.2關小主汽閥;

      4.3加強連續排污;

      4.4開啟蒸汽系統放水閥放水。

      處理方式:

      (1)司爐工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定期化驗爐水成分;

      (2)加強排污檢查,保證鍋水品質;

      (3)避免負荷增加過快;

      (4)開啟主汽閥應緩慢

      5煙道二次燃燒

      5.1立即停爐;

      5.2關閉煙道門;

      5.3必要時可使用蒸汽或滅火劑撲火;

      5.4注意:嚴禁在爐膛內使用滅火劑、水等滅火。

      處理方式:

      (1)保證燃油的良好霧化;

      (2)適當配風,保證燃料充分燃燒

      6鍋爐熄火

      6.1立即切斷該爐的燃料供應,關閉電磁閥門,

      6.2然后關閉各運行燃燒器的燃料供應閥門。操作時動作要快,以免燃料繼續或者恢復供應時,引起爐膛爆炸。

      6.3加強鍋爐通風,進行吹掃,吹掃時間大于5min,

      6.4查明原因后,嚴格按照操作規程的點火程序恢復運行。

      處理方式 :

      (1)加強對司爐工的技術培訓,避免誤操作,

      (2)加強對燃燒器的監控,確保燃燒器運行平穩

      (3)加強對風機的監控,確保風機運行平穩,風量充足;

      (4)定期清理油嘴、過濾器防止堵塞

      7爐膛爆炸

      7.1立即切斷燃料供應,關閉引風機及送風機和因爆震開啟的人孔門、看火孔等,嚴密關閉煙道、風道擋板。然后,仔細檢查各項設備,并修復好防爆門;

      7.2如果爆炸嚴重,使爐墻倒塌,橫梁變形,管子彎曲,鍋筒移位等,必須立即緊急停爐檢修。

      處理方式:

      (1)嚴格按照點火控制程序進行點火操作;

      (2)停爐或熄火時,應快速關閉燃料供應管道上的總切斷閥,而且關閉所有分閥門。關閉必須嚴密。

      (3)提高燃油燃氣鍋爐燃燒系統的自動化程度,包括點火程序控制、熄火自動保護、火焰檢測裝置、燃燒自動調節、鼓風機和引風機和電磁閥的聯鎖裝置和各種信號裝置等;

      (4)鍋爐運行中,操作人員要嚴密監視各種儀表和燃燒狀況,及時發現并準確判斷運行中出現的異常現象并正確處理。

      8 受熱面管爆破

      確定爆管事故發生后,應緊急停爐,盡快停止燃料供應,減少鍋爐過熱程度,引風機必須繼續運行,待排盡爐煙和蒸汽后方可停止,以降低爐膛溫度。如有數臺鍋爐并列供汽,應將故障鍋爐與蒸汽母管隔斷。具備條件后,進行檢修。

      8.1預防省煤器管損壞的主要措施:

      8.1.1控制給水流量;

      8.1.2減少給水中的含氧量并保證一定的省煤器管內水速;

      8.1.3高給水溫度,使壁面溫度高于煙氣酸露點;

      8.2預防水冷壁管(爐管)爆破主要措施有:

      8.2.1檢修時及時修復管子的缺陷;

      8.2.2加強水質監督,保證鍋爐水質合格;

      8.2.3做好排污工作;

      8.2.4鍋爐運行中,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嚴密監視鍋筒水位的變化,經常檢查、及時發現并立即消除設備出現的故障。

      8.3預防過熱器管爆破主要措施有:

      8.3.1保證合格的爐水品質,提高汽水分離器的效率

      8.3.2及時調節鍋筒水位,防止和減少蒸汽的帶水量;

      8.3.3保證正常的燃燒工況,盡可能減少熱偏差;

      8.3.4 鍋爐升火、運行、停爐時嚴格執行規程,操作準確無誤。

      事故應急處理操作規程(九篇)

      1、事故發生時,現場工作人員應及時向班長、調度報告,并采取果斷處理措施,切斷危險源。2、班長、調度在接到應急處理信息后,及時向部門領導及職能部門報告并按事故處理措施對事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事故應急處理信息

      • 事故應急處理操作規程(九篇)
      • 事故應急處理操作規程(九篇)75人關注

        1、事故發生時,現場工作人員應及時向班長、調度報告,并采取果斷處理措施,切斷危險源。2、班長、調度在接到應急處理信息后,及時向部門領導及職能部門報告并按事故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