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操作規程 > 操作規程

      貯罐、閥門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十二篇)

      發布時間:2024-03-05 21:14:06 查看人數:64

      貯罐、閥門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第1篇 貯罐、閥門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操作人員必須熟悉和掌握各貯罐的構造,允許使用壓力、工藝管線的各種走向以及各閥門的作用和那些為常開、常閉閥門。

      二、新罐和檢修后的貯罐在第一次充裝液化氣前,必須進行氣體置換或抽真空,使其含量小于百分之二,然后方可罐裝液化氣。

      三、各貯罐灌裝量嚴禁超過所規定睥灌裝高度標志(罐容量的85%)。

      四、要嚴格的控制貯罐的使用溫度,各貯罐的使用溫度不得超過40oc、夏季貯罐壓力和溫度升高時可采用噴淋冷卻措施。

      五、各貯罐的最高工作壓力應1.568pma。

      六、冬季各貯罐每次裝完液化氣后,應穩定三小時,然后進行排污,并隨時檢查隨時排污。每天至少一次,夏季每星期至少排污一次,排污前應看好風向,并檢查下風向是否有明火,方可排污,排污時間的長短視液化氣中含水量及其它雜質多少自定,如一次不能排盡,可增加排污次數,間斷進行。冬季排污時要先打開上面的排污閥,防止凍壞閥門。

      七、工作時操作人員不得離開操作現場要通過回流閥控制泵出口壓力,使泵的出入口壓差不得超過0.49pma。

      八、發現閥門管道凍塞,應及時用蒸氣或液化氣融通處理,嚴禁用明火燒烤。

      九、各貯罐的玻璃液位計應經常擦洗,確保液面清潔,便于觀察準確。

      十、必須堅持每月及夜間定時巡回檢查制度,認真做好檢查記錄。巡回檢查的內容為:

      1、貯罐溫度、管線閥的氣密情況及閥門的開閉狀況。

      2、貯罐的液位計是否處于工作狀態,是否有假液位,液面的升落變化。

      3、貯罐的壓力變化情況,以及壓力表的工作狀態。

      十一、貯罐的安全閥、壓力表,每年至少抽驗一次,每次檢驗調試要有記錄。各安全閥定壓如下,并由站長加鉛封。貯罐:1.568pma、緩沖罐:1.47pma、壓縮面:1.47pma。

      第2篇 貯罐操作規程安全注意事項

      一:操作規程

      1. 進料軟管快接頭與槽罐車快接頭對接,卡緊。

      2. 打開槽罐車底閥,將進料軟管從貯罐入孔口置入貯罐離底20cm處。

      3. 打開槽罐車自備泵,將溶劑打進貯罐。

      4. 溶劑全部打進貯罐后,關掉罐車自備泵。關閉槽罐車閥,松開快接頭,將軟管放回原處。

      二:安全注意事項

      1. 本區為一級防爆區域,禁止明火,高溫、靜電和敲擊產生的火花。

      2. 火種、移動電話和無線對講機不得帶入現場。無關的人員、物料和設備不得進入該區域。

      3. 操作人員穿指定的工作服上崗,不得穿釘有鐵掌、鐵釘的鞋子進入現場;操作時要輕拿輕放,以免敲擊、碰撞產生火花。

      4. 電器設備檢修按規定掛牌,并局部清場避免電氣火花引發事故。

      5. 動火作業前必須清場,并辦理動為審批手續,經公司安全主任到場檢查清場合格、簽

      字批準后方可進行。動火作業包括動用明火、電氣焊(割)、使用產生電氣火花的非防爆電器(如手電鉆)、塑料焊等。

      6. 操作時應二人同時在場,其中一人負責控制1號管道泵的按鈕開關,另一人負責監視

      貯罐的液位計,防止溶劑溢出貯罐,并及時處理泄漏等突發事故。

      第3篇 環氧乙烷貯罐安全運行操作規程

      1、固定貯罐第一次灌裝或檢修后第一次投產時,必須進行置換,使罐內含氧量小0.5%,方可進行灌裝。

      2、貯罐應按實際容器存入的介質標定最大允許充裝重量(0.79噸/m3)。

      3、充裝前必須先開液體二氧化碳換熱器降溫,將罐內溫度控制在10℃-15℃,并隨時調整。

      4、將二氧化碳低溫杜瓦罐的氣相閥門與環氧乙烷貯罐的氣相管連接好,緩慢打開連接閥門,通過低溫杜瓦罐對貯罐加壓,壓力控制在0.35mpa-0.4mpa,打開環氧乙烷貯罐液體出料閥對液化氣鋼瓶進行充裝。

      5、充裝時必須嚴格充裝量,不得超過貯罐的最大允許充裝重量。

      6、貯罐在未運行操作時,即沒有進行充裝的壓力不得超過0.5mpa,若超過則進行噴淋冷卻。

      第4篇 固定貯罐安全運行操作規程

      運行前準備

      1、固定貯罐第一次罐裝或檢修后第一次使用時,必須抽真空。真空度應達到650毫米汞柱,或罐內含氧量小于3%。

      2、貯罐應按實際容積和存入介質(本站為丙烷、丁烷和丙烯等丁烯混合物,其重量充裝系數按丙烷計)核定最大充裝重量,并在貯罐上標出最高液位線。

      運行

      t、按工藝流程操作。

      2、貯罐在進行裝卸作業時,其最高壓力應小于l.2mpa;

      工作溫度不超過40℃,否則應噴淋水冷卻。

      3、按時填寫貯罐運行記錄,字跡清晰工整。

      檢驗

      1、貯藏應每年進行一次外部檢查,每3-6年進行一次全面檢驗。

      2、安全閥應每年檢驗一次。安全閥下的閥門應經常處于

      全開狀態并有明顯的全開標志。

      3、貯罐液面計應保持準靈敏。液面計外玻璃應透明,刻

      度清晰無損。否則應整修或更換。

      4、貯罐壓力表,溫度表應每半年檢驗一次。運行中要經常檢查,發現失靈或損壞立即更換。

      5、貯罐上的所有閥門應開關靈活,嚴密不漏。

      排污

      1、貯罐排污一般每月一次,特殊情況,可酌情增加排污

      次數。

      2、貯罐排污由運行工擬定排污方案報站領導,安全技術

      員會簽后實施。

      3、貯罐排污至少應有兩人同行。1人操作,l人監護。一次排污量不超過6升。排出的污物應妥善處理。

      維護保養

      1、執行“管道、閥門、液位計維修保養規程”。

      2、執行“貯罐檢驗維修規程”。

      7罐區所有設備的接地應正確、牢固、可靠。其中對避雷

      和防靜電裝置的接地電阻應在每年春、秋兩季之初分別測試一次。

      a、避雷裝置的接地電阻應小于10歐姆。

      b、防靜電裝置的接地電阻應小于l00歐姆。

      安全生產技術管理

      1、罐區進行危險作業(包括檢修、安裝設備、管線、閥門放氣、動火等)時,必須按危險作業規定,提出作業計劃,做好安全防護準備,報主管安全部門簽字批準后,由站領導、安全、技術人員現場組織實施。

      2、貯罐、鋼瓶應標定最大充裝重量,ysp-15鋼瓶最大充裝量為14.9公斤,嚴禁超量灌裝,對已超裝的貯罐、鋼瓶

      不能長期存放,應立即處理。

      3、貯罐溫度應在+40℃的范圍內,壓力不超過1.2mpa。當氣溫或貯罐溫度達到40℃,罐內介質壓力超過l.2mpa時應噴淋水降溫、降壓。

      4、液化氣鋼瓶應輕拿輕放,嚴禁摔罐、臥放、倒立和滾

      動。空重瓶應分開擺放整齊。

      5、鋼瓶存放處應有遮陽裝置,重瓶不得在陽光下曝曬。

      當氣溫達到40℃時應采取降溫措施。瓶庫應留有20%的通道

      面積。

      6、雷雨天禁止在貯罐上作業。

      其他

      1、消防設施配備標準

      a、罐區每罐應配備二個8公斤手推式干粉滅火機。

      b、卸車應配置二個8公斤手推式干粉火機。

      c、貯瓶庫、充氣間、機泵房每50平方米配備一個8公斤手推式粉滅火機。

      d、消防水池蓄水量應滿足6小時消防用火。

      2、罐區安全檢查

      a、門衛(值班)人員白天二小時巡回檢查一次,夜間每小時巡檢一次。發現跑、冒、滴漏等不安全因素及時處理。

      b、安全、技術人員每天定時檢查1-2次,發現違章作業等不安全行為及時糾正。

      c、站領導隨時檢查。發現問題當場研究解決。

      3、根據季節變化,做好防凍保溫和防暑降溫以及防雷、防靜電工作,確保各類設備安全正常運行。

      第5篇 貯罐的安全運行操作規程

      1固定貯罐第一次灌裝或檢修后第一次投產時,必須進行置換,使罐內含氧量小于3%,方可進行灌裝。

      2貯罐應按各實際容器存入的介質標定最大允許充裝重量。

      3充裝時必須嚴格充裝量,不得超過貯罐的最大允許充裝重量。

      4貯罐在未運行操作時(即沒有進行充裝及灌裝鋼瓶作業)的壓力不得超過1.177mpa,若超過則進行噴淋冷卻。

      第6篇 低溫液體貯罐充裝操作規程

      預充裝(暖貯罐)程序

      1.吹掃貯罐確保操作物質純度。

      2.證實輸送裝置所盛物質為確切要輸送的物質,輸送裝置和貯罐的充裝都是使用的介質。

      3.證實除液相高壓(a-10)和氣相低壓(a-8)閥以外,所有閥門均被關閉。

      4.將輸送裝置傳輸軟管與貯罐充裝接頭(fc-1)連接。

      5.將氣體回流傳輸軟管與貯罐氣體回流接頭(fc-2)連接。

      6.慢慢打開氣體回流閥,使貯罐和輸送裝置壓力相等。

      7.打開充裝閥(a-2),開始進行泵傳輸充裝貯罐,并對泵進行必要的連接,慢慢打開傳輸裝置輸送充裝閥,保持泵泄壓壓力比貯罐壓力高0.35-0.7 mpa,如使用壓力傳輸器輸送,使液體輸送裝置內的壓力升高,直至壓力比貯罐壓力高至少0.35mpa,打開充裝閥。

      8.在充裝過程中觀察貯罐壓力(pi-1),如壓力上升高于輸送壓力,或者接近貯罐安全閥壓力(a-1a和b),必須使用(a-12)閥對貯罐泄壓,如壓力繼續升高,可能需要中斷充裝使壓力下降。

      9.觀察液位表(l1-1)當液位表顯示約四分之三時,打開溢流閥(a-4)。

      10.關閉頂部充裝閥(a-2)。

      11.通過排放閥(a-7)排放充裝關內的殘留液體。

      12.擰松充裝接頭(cz-1)上的軟管,釋放充裝軟管壓力,然后拆下軟管,對充裝軟管除霜。

      13.若需要供氣,則打開(a-14、a-3、a-11、a-13)使裝置處于使用狀態。

      操作準備:

      貯罐操作準備包括調節自動操作壓力控制閥,打開閥門啟動環路。使液體自動蒸發,輸送被充裝置所需的氣體。

      貯罐壓力控制:

      貯罐的壓力,無論是壓力形成壓力還是節約器壓力,均由壓力控制閥(c-1)控制,在不必拆下零件的情況下,可以對操作壓力做任何調節。

      提高貯罐壓力:

      人工提高操作壓力可以通過:

      1.記錄現有貯罐壓力(pi-1)。

      2.按順時針方向旋轉調節旋鈕,調節壓力控制閥(c-1)。

      3.待貯罐壓力上升30分鐘后,確定新的壓力設定值(pi-1)。

      4.根據情況重復步驟2和3。

      降低貯罐壓力:

      人工提高操作壓力可以通過:

      1.打開(a-12)閥,將貯罐壓力排放至低于新設定壓力,達到降低的壓力后,關閉(a-12)。

      2.按逆時針方向旋轉調節旋鈕,調節壓力控制閥(c-1)

      3.待貯罐壓力平衡30分鐘后,確定新的壓力設定值(p-1)。

      4.根據情況重復步驟2和3。

      貯罐再充裝程序

      (注:通過底部對低溫貯罐做充裝,由于聚焦在蒸發空間的氣體被壓縮會使貯罐壓力升高,通過頂部充裝會降低壓力,因聚焦在頂部空間的氣體會被冷卻并重新液化。)

      1.將被充裝置管線同氣體使用接頭連在一起。

      2.明確除液相(高壓)閥(a-10)和氣相(低壓)閥(a-8)外所有閥都被關閉

      3.開啟氣體使用閥(a-13)開啟,壓力形成輸入閥(a-3)、增壓開啟閥(a-14)和壓力形成輸出閥(a-11)。此時,裝置會自動輸送氣體,一直到滿為止,或直至到(c-1)所設壓力。

      4.一旦達到所需輸送物質的數量(或者將貯罐關閉另外使用一段時間),關閉氣體使用閥(a-13),停止氣體使流程,本裝置的而運行完全是自動完成的,閥門只有在充裝和進行維修保養時才被開啟和關閉。

      5.貯罐閥門的正常操作如下:

      閥門狀態

      頂部充裝閥(a-2)關閉

      底部充裝閥(a-1)關閉

      排放閥(a-12)關閉

      溢流閥(a-4)關閉

      均衡閥(a-9)關閉

      液體輸出閥(a-13)開啟

      壓力形成輸入閥(a-3)開啟

      壓力形成輸出閥(a-11)開啟

      增壓開啟閥(a-14)開啟

      液相(高壓)閥(a-10)開啟

      氣相(高壓)閥(a-8)開啟

      液體排放程序

      液體物質通過液體排放接頭(f-1或f-3)在低壓狀態下從貯罐內排出。

      液體排放順序:

      1.將被充裝置管線和吸液閥同液體排放接頭(f-1或f-3)連在一起。

      2.明確除液相高壓閥(a-10)和氣相低壓閥(a-8)外,所有閥均被關閉。

      3.觀察被充裝置壓力表(pi-1)上所顯示的壓力控制(c-1)設定值,如壓力過高,打開人工閥(a-12)釋放過量氣體,可能需要更換調節器彈簧,以適合較低的操作壓力。

      4.慢慢打開吸液閥,啟動流程。

      5.一旦達到所需輸送液體的數量,關閉吸液閥。

      第7篇 靜止設備操作規程貯罐計量罐塔類

      靜止設備在日常使用管理中除了遵守相關工藝規程外,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使用前的準備:

      1、罐區內嚴禁堆放雜物、雜草、易燃易爆物品,有防護墻的要保證完整無缺。

      2、檢查罐體有無變形和滲漏現象。罐體的防腐、保溫、保冷層應保證完好,需要采取遮陽措施的,切勿使陽光直接曝曬罐體。

      3、壓力容器應檢查各種安全裝置和附件(安全閥、壓力表、液面計、視鏡、溫度計、法蘭、閥門、接地線等)是否靈敏好用,并按規定定期進行校驗。

      4、設備的平臺、欄桿、斜梯等是否完整、牢固。

      5、對于要盛裝易燃易爆物品的貯罐,投入使用前,必須對罐內的空氣進行置換,置換方法可采用氮氣置換法。

      二、使用中:

      1、定期巡回檢查貯罐內壓力、溫度、液位等是否在規定范圍內,與罐體相關的閥門是否在工藝規定的開啟或關閉狀態。

      2、遇到有跑、冒、滴、漏等現象時,應立即采取果斷處理措施。

      3、定期檢查罐體有無變形和滲漏現象,罐體的防腐、保溫、保冷層是否完好,

      4、壓力容器在使用中,如發現壓力表指示失靈、刻度不清、表盤玻璃破碎、泄壓后指示不能回零位,鉛封破壞等情況,均應立即更換。壓力表的精度等級不低于1.5級,最高壓力處應用紅線表明。

      三、日常檢查維護:

      1、貯罐內有壓力時,不得對其主要受壓元件進行任何修理和緊固工作。

      2、使用時應嚴格遵循設計圖紙的有關要求,不得任意修改貯罐的原設計條件,嚴禁貯罐在超溫、超壓、超裝的狀態下運行。

      3、屬壓力容器類的靜止設備除了遵守以上規定外,還應遵守《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第五章中的規定。

      第8篇 操作低溫液體貯罐及槽車的安全防護規程

      操作低溫液體貯罐及槽車,按《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要求執行。

      1. 操作人員在充灌或處理低溫液體時,應戴上干凈易脫的皮革,帆布或棉手套。若有產生液體噴射或飛濺可能,應戴上護目鏡或面罩。處理大量低溫液體或低溫液體嚴重泄漏時,應穿上無釘皮靴,褲腳在皮靴外面。

      2. 操作人員在充灌或處理液氧時,不得穿戴被油脂沾污的工作服和個人防護裝備,凡被油脂沾污過的衣服和防護用品必須更換;不得穿戴有靜電效應的化纖服裝;不得穿有釘子的鞋。操作人員的工作服若已滲透了氧,則不得進入有明火的場所。必要時,必須更換衣服或經過充分的吹除,在大氣中至少吹除15分鐘。

      3. 在進入通風不良,有發生窒息危險場所處理液氮、液氬、液態二氧化碳及其氣體時,必須分析大氣含氧量,當含氧量低于18%,操作員必須戴上自供或防護面具,并需在有專人監護下進行操作處理。空氣中含氧檢測方法可用“化學分析法”來測定。

      4. 操作人員的皮膚因接觸低溫液體或低溫氣體而被凍傷時,應及時將受傷部位放入溫水中浸泡或沖洗,切勿干加熱,嚴重凍傷應迅速到醫院治療。

      第9篇 靜止設備操作規程貯罐、計量罐、塔類

      靜止設備在日常使用管理中除了遵守相關工藝規程外,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使用前的準備:

      1、罐區內嚴禁堆放雜物、雜草、易燃易爆物品,有防護墻的要保證完整無缺。

      2、檢查罐體有無變形和滲漏現象。罐體的防腐、保溫、保冷層應保證完好,需要采取遮陽措施的,切勿使陽光直接曝曬罐體。

      3、壓力容器應檢查各種安全裝置和附件(安全閥、壓力表、液面計、視鏡、溫度計、法蘭、閥門、接地線等)是否靈敏好用,并按規定定期進行校驗。

      4、設備的平臺、欄桿、斜梯等是否完整、牢固。

      5、對于要盛裝易燃易爆物品的貯罐,投入使用前,必須對罐內的空氣進行置換,置換方法可采用氮氣置換法。

      二、使用中:

      1、定期巡回檢查貯罐內壓力、溫度、液位等是否在規定范圍內,與罐體相關的閥門是否在工藝規定的開啟或關閉狀態。

      2、遇到有跑、冒、滴、漏等現象時,應立即采取果斷處理措施。

      3、定期檢查罐體有無變形和滲漏現象,罐體的防腐、保溫、保冷層是否完好,

      4、壓力容器在使用中,如發現壓力表指示失靈、刻度不清、表盤玻璃破碎、泄壓后指示不能回零位,鉛封破壞等情況,均應立即更換。壓力表的精度等級不低于1.5級,最高壓力處應用紅線表明。

      三、日常檢查維護:

      1、貯罐內有壓力時,不得對其主要受壓元件進行任何修理和緊固工作。

      2、使用時應嚴格遵循設計圖紙的有關要求,不得任意修改貯罐的原設計條件,嚴禁貯罐在超溫、超壓、超裝的狀態下運行。

      3、屬壓力容器類的靜止設備除了遵守以上規定外,還應遵守《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第五章中的規定。

      第10篇 低溫貯罐安全操作規程

      1、準備工作

      貯罐在投入使用前應進行氣密性的試驗,吹除處理及閥門儀表的檢查。

      1.1、氣密性試驗

      貯罐完成安裝,或者內筒恢復常溫后,在充入低溫液體前應進行系統氣密性試驗,試驗壓力為貯罐的最大工作壓力,試驗用氣為無油干燥空氣或干燥氮氣,試驗時間根據貯罐大小決定,但不得低于4小時。

      1.2、吹除處理

      氣密性試驗合格后,需用無油的干燥空氣或干燥氮氣對貯罐內筒系統進行吹除處理,用以除去潮濕空氣。系統在用干燥空氣或干燥氮氣吹除后,還應用產品氣體吹除,在進行吹除時比空氣輕的氣體由貯罐頂部如放空閥加入,底部用液體進出口閥排除。為了加快除去罐內濕氣,吹除氣體可加溫到80-1000c,對于各管閥均應分別吹除,特別是液位計,壓力表應從接頭處排除氣體,以便排除管道中的水份,直到內筒系統排出氣的露點達到要求才能開始充液。

      1.3、閥門儀表的檢查

      在充入低溫液體前,必須認真檢查閥門是否處于正確位置,儀表是否靈活可靠,液位計的接管是否暢通無阻。

      2、充液:分首次充液和補充充液。

      2.1、首次充液(指內筒處于熱狀態下的充液)。其步驟如下:

      2.1.1、聯接充液管線。

      2.1.2、對充液管線進行吹除(每次充液前都應進行),在上部液體進出口閥未開啟前,由液源排出閥向輸出液管內放入少量液體。同時打開管道殘液放空閥,對其管道進行清洗,以除去管道中的濕氣和灰塵雜質。

      2.1.3、打開內管放空閥、壓力表閥,同時啟動液位計。

      2.1.4、打開上部進液閥,由上部進液,此時由于內筒處于熱狀態,上部進液閥開度要小,使管路和內筒慢慢穩定冷卻至所充低溫液體的溫度,待內筒放空閥穩定排氣時,可以開大上部進液閥,加大充灌速度。

      2.1.5、待液面計指示有液位時,打開液體進出口閥,關閉上部進液閥改上部進液為下部進液。

      2.1.6、當液體充滿指示閥(已先開啟)噴出液體時,說明貯罐已充滿液體,應立即關閉液體進出口閥,停止充液同時打開管道殘液排放閥 ,排除充液管道中的殘余氣液。

      2.1.7、充灌結束,拆除充液管線。

      2.2、補充充液(指內筒已有低溫液體,不再需要冷卻內筒)

      2.2.1、與首次充液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一開始就可加大充液量,充裝過程中必須密切注意壓力變化。如果直接從液體進出口閥進液,壓力上升較高時,為降低壓力可改由下部(底部)進液為上部(頂部)進液。

      2.2.2、另外,從壓力的角度,可以分為常壓充灌和帶壓充灌。

      2.2.3、常壓充灌過程中,內筒放空閥始終開啟,使內筒和大氣相通,因此叫常壓充灌。

      帶壓充灌中,放空閥關閉,罐內壓力高于大氣壓力,因此叫帶壓充灌,但是其貯罐的工作壓力應大于2kg/cm2。

      3、增壓

      當貯罐內液體需要充裝到其它貯藏室罐或汽化使用時,需要增加內筒壓力,增加壓力的高、低視用戶實際使用需要而定,但不得超過貯罐的最大工作壓力。

      其增壓程序為:

      3.1、檢查壓力表、液位計是否處于工作狀態。

      3.2、確定氣體通過閥已經全開狀態。

      3.3、緩慢打開增壓器前閥門(增壓閥),使液體進入增壓器汽化。若排液速度較快,內筒壓力下降較快,可開大增壓閥。當壓力達到所需的工作壓力時,關小或完全關閉增壓器前閥,此時增壓器內液體將繼續蒸發至所需的壓力。增壓過程中,需密切注意壓力表指示值變化。

      4、液體排放

      液體排放有三種形式

      4.1、汽化器排液

      當罐內壓力達到要求后,即可打開排液閥向汽化器供應液體,使之升溫汽化送往使用現場,這是帶有汽化器貯罐的主要排液方式。

      4.2、由液體進出口閥排液

      此種排液是利用輸液軟管向槽車或其他較大貯罐供液,其操作規程基本同于充灌液體,只是液體進出口閥由進液變為了排液。

      4.3、由排液閥(也稱液體排放閥)或通過杜瓦管直接排液

      此種排液是向杜瓦罐等可移動小型容器供應液體,將小容器的金屬軟管與排液閥處(或通過杜瓦管)的接頭接好,打開液體出口閥,即可供應液體,此種排液量較小,對固定貯罐根據具體情況可以不增壓,即可向外供應液體。

      5、貯存

      液體貯存包括常壓貯存和帶壓貯存兩種方式:

      5.1、常壓貯存

      常壓貯存的過程中,內筒的放空閥始終開著,讓自然蒸發的氣體由此閥排至大氣,罐內壓力不至于升高,由于自然蒸發很小放空閥只需微開即可。(開度以保持罐內壓力不變為宜)。

      5.2、帶壓貯存

      帶壓貯存的過程中,放空閥關閉,因為自然蒸發的氣功體留在罐內,內筒壓力逐漸升高,此時壓力表顯示壓力,當內筒壓力達到工作壓力時應立即打開放空閥減壓。

      6、充排液同時進行的問題

      有不少場合要求供應氣體不斷,對于有兩個以上的罐是滿足要求的。但對于只有一個貯罐的情況下,能不能連續供氣,關鍵就在于貯罐能否實現充排同時進行的問題。若用罐車向固定式貯罐充灌液體,一般來說充排同時進行應具以下條件:

      6.1、固定貯罐的工作壓力應在0.02mpa以上。

      6.2、充灌液體過程中應經常調整上部進液閥和液體進出口閥,因為從上部(頂部)進液可使罐內壓力下降,從下部(底部)進液可使罐內壓力上升。

      6.3、充排液同時進行時,如果從下部(底部)進液,仍無法滿足使用壓力要求,可打開和調整增壓閥的開啟大小,以保持罐內壓力穩定。

      7、維護

      7.1、不得拆弄外筒防爆裝置和真空閥,否則將破壞貯罐的真空度。

      7.2、外殼屬于外壓容器承受大氣壓力,嚴禁碰撞,免外殼受到損壞,影響真空度。

      貯罐真空度每半年檢查一次,要測量時只要將金屬熱規管上的保護蓋擰下插上熱偶真空計的插頭,即可測知夾層真實度。

      7.3、貯罐使用幾年后,真空度可能降到66.66pa以下,則需重抽真空。

      8、安全注意事項

      8.1、操作時應穿戴粗布手套等防護用品,防止低溫液體對人體凍傷。

      8.2、低溫液體貯存容器屬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安全培訓,熟悉貯罐結構和低溫液體的特性,掌握防爆技術和消防安全的規定。

      8.3、操作人員應熟悉設備工藝流程,各種閥門儀表、安全附件的作用和操作程序,充液和排液應嚴格按操作程序進行操作。

      8.4、在使用中應經常檢查閥門是否處于正確的啟閉位置,壓力表,液位計的測量是否準確可靠,設備管道,閥門有無漏氣堵塞現象。當容器壓力達到安全閥的起跳壓力而安全閥不動時應立即校準安全閥的壓力以保證貯罐的安全。

      8.5、操作所有的閥門啟閉應緩慢,防止用力過大損壞閥門。當閥門凍結無法啟閉時,應用熱空氣或熱水加溫解凍,嚴禁用硬物敲打、火烤或電加熱。

      8.7、在貯存的介質是液氧時,因氧氣是強烈的助燃氣體,因此罐體必須經除油脂處理。在操作時嚴禁使用帶油脂的工具、防護用品和鋼鐵類撞碰易產生火花的工具,應使用無油脂的橡膠或黃銅工具。

      8.8、發現罐內壓力上升異常,應立即將氣體放空閥打開,并查明原因,防止超壓出現事故。

      8.9、在短時間停用時,不要將貯罐內液體全部排空,按中斷使用時間的長短留5%-10%的液體量,以減少重新充裝時的蒸發損失。

      8.10、當貯罐液體排空后,應保持罐內0.02mpa壓力,以免潮濕空氣進入管路系統,造成管路閥門堵塞。

      8.11、操作時注意貯罐外表面有無“冒汗”現象,如發現“冒汗”應停止使用并查明原因。

      8.12、貯罐充裝率不得大于0.95,防止罐內氣相體積過小壓力突升時引起安全事故。

      第11篇 操作低溫液體貯罐槽車安全防護規程

      操作低溫液體貯罐及槽車,按《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要求執行。

      1. 操作人員在充灌或處理低溫液體時,應戴上干凈易脫的皮革,帆布或棉手套。若有產生液體噴射或飛濺可能,應戴上護目鏡或面罩。處理大量低溫液體或低溫液體嚴重泄漏時,應穿上無釘皮靴,褲腳在皮靴外面。

      2. 操作人員在充灌或處理液氧時,不得穿戴被油脂沾污的工作服和個人防護裝備,凡被油脂沾污過的衣服和防護用品必須更換;不得穿戴有靜電效應的化纖服裝;不得穿有釘子的鞋。操作人員的工作服若已滲透了氧,則不得進入有明火的場所。必要時,必須更換衣服或經過充分的吹除,在大氣中至少吹除15分鐘。

      3. 在進入通風不良,有發生窒息危險場所處理液氮、液氬、液態二氧化碳及其氣體時,必須分析大氣含氧量,當含氧量低于18%,操作員必須戴上自供或防護面具,并需在有專人監護下進行操作處理。空氣中含氧檢測方法可用“化學分析法”來測定。

      4. 操作人員的皮膚因接觸低溫液體或低溫氣體而被凍傷時,應及時將受傷部位放入溫水中浸泡或沖洗,切勿干加熱,嚴重凍傷應迅速到醫院治療。

      第12篇 危險品貯罐區安全操作規程

      1.嚴禁外來火源進入防火禁區,各種汽車、鏟車、膠輪拖拉機進入罐區,必須帶防火帽,并不得在罐區亂駛。

      2.防止在罐區金屬撞擊產生火星,進入罐區不準穿鐵釘鞋,搬運料桶、拆裝及進行檢修設備等作業應防止撞擊,設備除銹、除油漆等作業,應用防爆工具。

      3.在罐區進行電焊、氣焊、機修等作業,應提前申報批準。

      4.保持設備良好嚴密性,閥門、料泵等有動密封的設備應保持密封良好,放料管內的存料要做好密封。

      5.進料時,要控制流速在3m/s以下,如要更換料泵,應經核實流量。

      6.定期檢查罐內物料液面高度,液面計顯示準實性,貯罐內所裝物料不應超過當時料溫下的安全充裝高度。

      7.定期檢查接地及跨接是否構成良好通路。

      8.充裝料桶時,要檢查桶體內介質是否相符,桶體有無損壞。嚴禁對裝過強氧化劑或低閃點物料的桶內灌裝。

      9.在裝卸料時應有人監視,嚴禁料泵空轉,以免使物料溫度超過其閃點發生事故。裝卸完畢后應檢查各閥門關閉是否良好。

      貯罐、閥門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十二篇)

      一、操作人員必須熟悉和掌握各貯罐的構造,允許使用壓力、工藝管線的各種走向以及各閥門的作用和那些為常開、常閉閥門。二、新罐和檢修后的貯罐在第一次充裝液化氣前,必須進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貯罐信息

      • 貯罐安全操作規程(十二篇)
      • 貯罐安全操作規程(十二篇)38人關注

        一、 充裝液氯貯罐時,應先緩慢打開貯罐的通氣閥門,確認進入容器內的干燥壓縮空氣或氣化氯的壓力高于貯罐內的壓力時,方可充裝。二、 貯罐車上的輸送液氯用的壓縮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