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中小學學校多媒體室管理制度版
為了更好地利用現代化教育設備,保證教學過程能順利進行,特制訂學校教室多媒體的使用管理制度如下:
一、各班教室多媒體設備管理第一責任人為各班班主任,對本班教室多媒體設備的管理工作與安全工作負全責。
二、各班需指定一名學生為管理員,負責教師使用多媒體的預約及設備的防塵、防水、防潮、防震、防盜等日常管理。
三、教室多媒體設備的鑰匙由各班班主任負責指定責任心強的學生保管,任何人不得私配鑰匙,不得將鑰匙隨意轉借他人。教師若需要使用多媒
十、多媒體要定期清潔、維護設備保證其運行良好,延長其使用壽命。主管領導要做到一周一檢查。
十一、所有人為損壞、非法操作及違禁行為所造成的多媒體設備的損壞或丟失的,學校將責令班級照價賠償,并追究當事人其它責任。
第2篇 中小學校晨檢制度-4
中小學校晨檢制度(4)
為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及時發現情況,及時處理,預防學校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特制定此制度:
一、指定班主任教師負責每天早晨對本班學生進行晨檢;
二、晨檢時應認真、細心,通過觀察、詢問等方式了解掌握學生的情況;對未到學校的學生要及時想辦法了解缺勤的原因;
三、每日晨檢情況要做好記載,特別對異常情況更要做好詳細的記錄:內容包括學生姓名、性別、年齡、家庭住址、家長姓名、異常情況紀要以及采取的確措施辦法等;
四、對晨檢中發現的異常情況,特別是出現發燒、頭疼、咳嗽以及不能確定的癥狀、現象,要及時報告學校;
五、班主任教師對病癥學生在治療期間的情況要跟蹤,多了解、多關注,做好記載。
第3篇 中小學校作業收繳收集的管理優秀作業表揚獎勵制度-4
中小學校作業收繳、收集的管理、優秀作業表揚獎勵制度4
1、作業的收繳、收集的管理
針對不同形式的作業采用不同的收繳、收集的管理。
(1)課堂作業,采用分組收繳,教師收集管理或分組收繳,組長收集管理的形式。
(2)家庭作業,采用組長收繳、收集管理的形式。
(3)其它作業,由教師靈活掌握。
2、優秀作業表揚獎勵
(1)每期以班為單位,分學科評出十分之一的優秀作業,在班上進行表揚。
(2)每學年學校集中組織一次作業展評,分學科評出優秀作業,進行表揚獎勵。
第4篇 中小學校危險藥品安全保管和使用制度
1、實驗教學使用的化學危險藥品必須貯藏在專用室柜內,不得和普通試劑混存或隨意亂放。還要按各自的危險特性,分類存放。
2、化學危險藥品室、柜,必須有專人管理。管理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懂得各種化學危險藥品的危險特性,具有一定的防護知識,并做到“五雙”管理,即雙人管理、雙本帳目、雙把門鎖、雙人領發、雙人使用。
3、化學危險品室要配備相應的消防設施(如滅火器、消防桶、黃沙等),學校主管領導和專管人員要定期檢查,節假日安排值班時,要把化學危險品室列為重點防范區。
4、定期對化學危險品的包裝、標簽、狀態進行認真檢查,并核對庫存量,做到帳物一致。
5、使用危險試劑進行實驗前,必須向學生提出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的要求。教師領用危險品時,必須提前計算用量,填寫《化學危險藥品、試劑領用單》,由專管人員和教師送取,不得讓學生代替。
6、對實驗中危險藥品的遺棄及廢液、廢渣要及時收集,妥善處理,不得在實驗室內存留,更不可隨意倒入下水道內。
7、化學危險試劑的管理和使用如出現問題,除采取措施迅速排除外,必須及時向學校領導如實報告,不得隱瞞。
8、專管人員對化學危險藥品保管和作用的安全性負有全部責任。
第5篇 中小學校通風消毒制度-4
中小學校通風消毒制度(4)
⒈各班要設專門通風責任人。
⒉各班通風責任人早8:00、午12:30分到校,將室內門窗打開,以保證空氣新鮮、通風良好。
⒊每節課間各班要打開窗門,保證通風換氣。
⒋對消毒設備,每班要指定專人進行管理,以確保正常使用。
⒌每天利用課間,定時打開紫外線消毒燈,對教室、辦公室進行消毒。
6.全體老師和同學都要做到打噴嚏、咳嗽、便后和清潔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要用清潔的毛巾和紙巾擦干。
⒎各班要勤打掃衛生,保持室內整潔、清凈,不要隨地吐痰,以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
第6篇 中小學校教師進修制度四
中小學校教師進修制度(4)
一、學校大力支持教師進修學習。對學習的教師給以時間上的照顧,服銷差旅費。
二、每個教師每學期要抽出6個小時以上時間學習教育理論、教學經驗和業務知識,并記學習筆記,每周不少于800字,以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三、學校按計劃組織全體教師集體學習,每學期不少于四次。教師也要積極參加各種學術研討活動。
四、新教材要虛心向老教師學習,結成互幫互學對子。剛參加工作的教師要拜師學習2-4年,直到有一定的獨立教學能力為止。
五、不達專科水平的教師要積極參加本學科的各種函授學習等,參加過關考試的老師應認真學習,爭取過關,取得專業合格證書。
六、學校定期為教師提供教改信息,積極為教師購買學習資料,定期舉行教育理論考試,努力提高教師文化業務水平。
第7篇 中小學校疫情報告制度
中小學校疫情報告管理制度
一、為加強學校疫情報告管理工作,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學校成立傳染病防治領導組織,建立傳染病疫情報告網絡,固定專(兼)職疫情管理人員、消毒人員,積極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二、學校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疫情管理人員為責任疫情報告人,學校領導、老師、學生等為義務報告人,責任疫情報告人和義務報告人發現法定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應在規定時限內,向轄區內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三、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傳染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農村于12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四、傳染病暴發、流行時,責任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疫情。
五、學校要進一步落實“晨檢、午檢”制度,對請假、缺課的學生要詢問原因,注意追蹤,確保對傳染病疫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六、學校要進一步加強衛生防病知識宣傳教育工作,采取開設健康教育課、設立宣傳欄、舉辦黑板報等多種形式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衛生部門要經常深入學校進行防病知識宣傳,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七、學校要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教室、宿舍要經常通風,設置防蚊滅蠅設施。食堂要講究衛生,預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發生。學生要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八、學校堅持晨檢制度,
每天早7:40上早自習時前10分鐘由班主任負責檢查班內學生身體狀況及教室環境衛生、學生個人衛生。校醫負責全校的異常情況的排查。
1、班主任發現各類傳染病疑似病人,不得讓其與其他人接觸。
2、向衛生室老師匯報,衛生室老師診斷為疑似病人后及時向傳染病工作領導小組匯報。
3、立即送至應急隔離室。
4、通知學生家長,送疑似病人到指定醫院就診。同時電話追蹤醫院診斷結果。
5、校醫主管領導,超過3人要上報區衛生防疫站、教委。
6、對疑似癥狀者去過的地方進行消毒。
7、加強宣傳教育,安定人心,穩定學校秩序。
8、如發生傳染病除隔離病人外,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病人到過的地方進行消毒。
9、堅持開窗通風制度,每天派專人負責教室的開窗。
10、堅持定期消毒制度,由后勤負責對各教室、專用教室的消毒。
11是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著或疑似病人在治愈或排除前一律停課,不得來校。學生因傳染病休學者痊愈后要出示醫院證明并經學校同意方可回校學習。
第8篇 中小學校園環境環境管理制度
校長要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教學計劃,建立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不經批準,不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組織學生停課參加社會活動。這里是一篇校園環境管理規章制度,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第一條為加強中小學校校園環境的管理,創設良好育人環境,保障學校和教職工、學生的合法權益,保證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全日制普通中學、小學校內環境及所處周圍環境的管理。
第三條學校是教職工和學生工作、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應做到環境整潔優美,風氣積極向上,設施完好,秩序正常,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陣地。
第四條在學校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建立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維護教職工和學生的合法權益,是校長工作的重要職責。校長應該負責將校園環境建設列入工作計劃,采取措施,組織實施。
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將學校校園環境的管理狀況列為對校長工作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五條校園內教學區、體育活動區、生活區和生產勞動區等布局應合理,避免相互干擾。
學校校舍應堅固、適用,并按有關規定加強管理和維修。
學校校園要綠化、美化。
第六條學校要形成方向正確、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校風。
教師要模范執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言行一致,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學校要嚴格按照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求和訓練學生。
第七條校長要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教學計劃,建立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不經批準,不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組織學生停課參加社會活動。
第八條要嚴格執行中小學升降國旗制度。
國旗要合乎規定,無破損、無污跡,旗桿直立,位置適宜。
第九條學校要按固定懸掛領袖像,張貼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張貼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守則,并積極創造條件設置板報、閱報欄、供展覽用櫥窗,開辟圖書室、閱覽室、團隊活動室和教育展覽室。
第十條不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在學校中進行宗教活動,不允許在學校向學生宣傳宗教。
第十一條嚴禁宣傳暴力、兇殺、色情、恐怖、迷信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在學校中傳播。堅決抵制賭博、酗酒、不健康的歌曲和封建迷信活動對學生的影響。
第十二條不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在校園內從事以師生為消費對象的盈利性活動。
第十三條學校要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在教學設施,飲水飲食,取暖、用電,開展體育、勞動和其他集體活動等方面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保證師生安全。
學校要建立安全保衛制度。財務、檔案、食堂、宿舍、各類專用教室、傳達室等部門和場所要制定人員負責,建立崗位責任制,嚴格管理。節假日要安排人員值班、護校。
非學校人員未經許可不得進入學校。非學校及學校人員的車輛未經允許不得進入或穿行學校。經許可進入學校的車輛要按固定路線行駛,不得影響學校教育教學活動。
第十四條學校要按照有關規定,建立公共衛生制度。
校園要整潔、有序,宿舍空氣流通,被褥干凈,物件安置有序。食堂衛生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廁所的設置應符合國家標準,保持清潔。
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預防傳染病在校園內傳播。
第十五條不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依傍學校圍墻或房墻構筑建筑物。
不允許校園周圍的建筑影響學校教室采光、通風。對已經造成影響的,應要求有關單位或個人按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規定的限期治理。
不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在學校周圍從事有毒、有害的污染(包括噪聲)環境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設立精神病院、傳染病醫院。對已經造成危害和影響的,應要求其按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固定的限期治理或搬遷。
第十六條執行文化部、公安部的規定,不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在學校門前200米半徑內設置臺球、電子游戲機營業點。不允許在學校門前和兩側設置集貿市場、停車場,擺攤設點,堆放雜物。
第十七條不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在學校所屬地域內放牧、種植作物、打場、堆物、取土、采石。
嚴禁在校園內建造、恢復祠堂、廟宇、墳塋等。
第十八條違反本規定的,應依具體情況,按以下辦法對有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理:
(一)屬學校行政管理不當的,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應令其限期改正;工作中發生錯誤,造成一定影響的,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應對校長及其他責任人員進行批評教育;因工作失職、瀆職造成后果者,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或上級主管部門應追究其行政責任,后果嚴重的,提請政法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屬工商管理范疇的,提請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有關法規處理。
(三)屬民事范疇的,提請當地司法部門依法處理。
(四)屬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報請當地公安部門依法處理。
(五)對構成犯罪的交由政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認真執行和維護本規定成績顯著的單位或個人,由當地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9篇 中小學校學籍管理制度-4
中小學校學籍管理制度(4)
1.制訂全校學生總名冊,新生入學要統一編號(學號)注冊。
2.管理好學生學籍檔案(學籍卡片、健康卡片、新生登記表、畢業生登記表)。
3.學生每個學期的學習成績,操行評語,出勤考核,勞動表現,獎懲情況等,要逐一登記在學籍卡片上。
4.學生因故休、復、轉、退的應及時注明。
5.學籍卡片分班裝訂成冊,由教導員負責管理,領導和教師都可查閱。
第10篇 中小學學校安全工作制度-范本
為了加強對學校安全工作管理,保護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確保學校校產,校舍安全,特制定安全工作制度。
1、排好護校值班表,要求護校人員嚴格按規定時間護校,確保校舍安全,并做好護校記錄,有問題及時解決匯報。
2、定期組織人員檢查校舍,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匯報。
3、教室的燈頭,插座不準學生觸摸,應用電教設施時,教師應親自動手,不能讓學生幫忙。
4、課間活動,體育課間嚴禁追逐打鬧,做危險游戲,玩危險玩具。嚴禁在任何場合玩火。
5、不準到深水地方游泳,防止發生溺水事故。
6、外出時,要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要注意過行人和車輛,放學時要排好路隊。
7、校園內的樹木,花草,籃球架等禁止學生攀登。
8、嚴禁亂買一些不衛生,不合格的零食,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發生。
第11篇 中小學校檔案查閱制度-4
中小學校檔案查閱制度(4)
一、檔案是學校工作的歷史記錄,因此,本校教師需要時需經學校領導、檔案管理員允許,才能借閱、查閱,并登記在冊。
二、查閱、借閱時不能弄破、丟失,閱后應及時歸還,同時登記在冊。
三、本校檔案,不經學校領導、檔案管理員同意,不得私自外借。
四、檔案室由檔案管理員專人負責,非管理人員不得擅自進入,非本校人員不得擅自借閱。
第12篇 中小學校電化教學制度-4
中小學校電化教學制度(4)
一、學校電教領導小組負責實施全校電化教學,探索、總結、交流各學科電化教學的規律和特點。
二、各學科要制定學期電化教學工作計劃,期末由電教領導小組實施考評檢查,以保證電化教學的學科覆蓋率和課堂使用率。
三、電教人員使用電教設備要辦理有關手續,在接到使用通知后,應按要求做好準備工作。
四、電教資料、設備要分類擺放,妥善保管,編號貼簽,登記造冊,帳物相符。
五、管理人員對電教設備要經常進行檢查、保養和維修。
六、要保持電教設備的清潔衛生,落實防火、防盜、防塵、防潮等安全措施。
七、使用、維修和保養電教設備,要認真做好記錄,并載入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