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制度大全 > 制度范本

      設備缺陷管理制度范本(十二篇)

      發布時間:2024-03-08 07:44:07 查看人數:26

      設備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第1篇 設備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一、一般規定

      1、站領導、檢修技術人員、檢修班長是具體抓好設備管理負責人。

      2、凡是設備在運行備用中出現缺陷,運行人員有責任采取必要的運行措施,防止缺陷擴大,出現故障要通知有關人員及時消除。

      3、各運行、檢修班應將發現的設備缺陷及時記錄,以利于查閱和作出處理。

      4、設備缺陷消除后,消除者應在記錄簿上交代清楚。

      5、記錄簿應保持整潔,并存檔,以備查考。

      二、缺陷分級管理權限

      1、運行任務

      (1)巡視檢查及時發現設備缺陷,并作好記錄和報告有關人員。

      (2)及時消除屬于運行維護工作范圍的設備缺陷,應及時采取必要運行措施消除缺陷。防止缺陷擴大,并向有關人員匯報。

      (3)凡本班有權調度停用或不停用也能消除的缺陷,應通知檢修人員及早消除。

      (4)參加設備缺陷消除后的驗收。

      2、檢修班任務

      (1)負責從運行、試驗、檢驗方面及時了解所管轄設備的缺陷并作出記錄。

      (2)了解運行情況,查閱記錄簿,及時發現和主動消除設備缺陷,做到小缺陷不過班,大缺陷不過天。

      (3)在運行中無法消除缺陷,應記入本班的記錄簿內,在大小修或臨時予以消除。

      3、站領導的任務

      (1)領導督促各班認真搞好設備缺陷的消除工作,負責質量驗收的組織工作。

      (2)定期巡視設備,掌握設備存在的缺陷。

      (3)分析造成缺陷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4)擬定消除重大設備缺陷的技術組織、措施,結合小修計劃使其實現。

      第2篇 變電所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一、目的:為了保證變電所設備安全運行,及時消除設備缺陷。

      二、職責:變電所長對所內設備缺陷的管理負責;當班值長對發現缺陷不及時、不匯報負責;值班員對未巡視出設備缺陷負責;段長、運行主任負責監督檢查各所發現缺陷、督促班段處理;工程師負責缺陷的統計分析工作。

      三、管理要求:

      1. 變電所設備缺陷分為:

      1) 危急缺陷:設備或建筑物發生了直接威脅安全運行并須立即處理的缺陷,否則,隨時可能造成設備損壞、人身傷亡、大面積停電、火災等事故。

      2) 嚴重缺陷:對人身或設備有嚴重威脅,暫時尚能堅持運行但需盡快處理的缺陷。

      3) 一般缺陷:危急、嚴重缺陷以外的設備缺陷,指性質一般,情況較輕,對安全運行影響不大的缺陷。

      2. 當值人員發現缺陷后由值長和所長到現場進行確認后記入缺陷記錄中,發現危急、嚴重缺陷后,值班長或所長應立即匯報調度及運行主任,調度要立即通知相關人員及時處理。一般缺陷應由當值值長匯報調度。

      3. 值班人員在運行中應加強設備缺陷的監視,在交接班時應詳細進行交待,并向所長匯報。

      4. 變電所所長每天查閱設備缺陷記錄,了解設備缺陷內容和處理情況,對未消除的缺陷應每月末統計匯報變電段,由變電段通知相關班段處理。

      5. 各班段每天在網上查閱變電所設備缺陷記錄,及時組織處理所管轄缺陷,處理后當班值長將缺陷處理情況記錄,然后向調度匯報消除缺陷。

      6. 每月由變電工程技術人員將設備缺陷進行分類統計、分析,提供給相關班組參考。年末匯總后上報技術組。

      考核辦法

      1、因巡視不到位未及時發現缺陷對責任者扣50元。造成嚴重后果的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2、不及時匯報缺陷對責任者扣50元。

      相關文件:

      1、變電所設備巡視檢查制度

      2、變電所交接班制度

      3、紅外線測溫儀使用管理制度

      相關記錄:

      1. 值班運行記錄

      2. 設備缺陷記錄

      3. 設備巡視監盤記錄

      4. 檢修試驗記錄

      第3篇 新能源企業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新能源公司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及時發現設備缺陷,盡快根除隱患,確保設備在良好狀態下運行。要求生產系統各級人員積極主動地采取措施,認真執行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第二章 設備缺陷等級的劃分

      第二條 處于運行或備用的生產設備,如:發電、變電、供電設備、防雷裝置、通信設備、配電裝置構架及房屋建筑,均屬設備缺陷管理范圍。

      第三條 凡出現影響安全、經濟或文明生產的異常情況,統稱為設備缺陷。按發、供電設備影響安全生產的程度將設備缺陷劃分為五類。

      第一類:設備出現重大缺陷。有可能發生人身死亡、全廠對外停止供電、主設備損壞或造成有政治影響的事故等,此類缺陷性質嚴重、情況危急,必須立即停止運行,進行處理。

      第二類:設備雖有缺陷,但尚可繼續運行或已影響設備出力,但必須在6小時以內停止運行。

      第三類:一般設備缺陷。設備存在輕微異常,暫不危及安全運行,可延至6小時以后,但必須在72小時之內停運,可列入計劃進行處理的缺陷。

      第四類:設備缺陷較輕微,可延至72小時以后停運,但必須在下次計劃停運以前進行處理的缺陷。

      第五類:設備帶缺陷運行可超過計劃停運期限的缺陷。

      第三章 設備缺陷處理原則

      第四條 運行值班人員發現設備缺陷立即報告值班長,并做好相關記錄。針對缺陷及系統運行情況做好事故預想,制定防范措施,防止設備健康狀況惡化造成事故擴大。

      第五條 要求小缺陷隨時處理,重大缺陷連續處理。如:電網電壓大幅波動,風機全部跳閘或風機本身故障跳閘須到就地人為恢復時,應立即進行處理。

      第六條 發生第一類設備缺陷時,可根據當時設備及系統情況迅速處理,并報告值班長、風廠廠長、主管領導;當發生第二類設備缺陷時,應及時報告值班長和風廠廠長,值班長迅速組織人員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嚴防事故擴大(涉及電網缺陷要及時向調度匯報)。

      第七條 在缺陷處理時,特別是安全措施復雜或有較高危險性的作業,必須經過生產技術部、安全監察保衛部或公司主管領導批準。

      第八條 暫不能消除的重大設備缺陷,由生產技術部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和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對技術復雜、難以滿足安全條件的措施要報公司主管領導批準。

      第九條 進行缺陷處理作業時,必須認真審查工作票中的各項工作內容、安全措施以及危險點、危險源的控制方案,并符合有關規程和規定。

      第十條 對設備缺陷進行處理時,必須全部辦理工作票,嚴禁任何時候、任何人進行無票作業。需要進行電氣操作時,還應填寫操作票。

      第十一條 運行人員在進行設備消缺驗收時,必須認真檢查驗收。驗收的主要內容是: 工作現場已清掃整理干凈,工作人員已撤離工作現場; 設備具備啟運條件; 安全防護裝置符合規程要求; 檢修交代記錄齊全,其內容包括:已處理的問題、存在的問題,設備改造和試驗結果。

      第十二條 設備缺陷處理結束后,按規定辦理工作票結束手續,值班人員做好設備檢修后的驗收工作,并由檢修人員填寫好設備檢修記錄,在設備缺陷通知單上注明缺陷消除時間及驗收人等,在交接班日記中記錄缺陷處理情況。運行人員在檢查驗收中發現存在嚴重問題,有權拒絕辦理終結和竣工手續。

      第四章 設備缺陷統計記錄

      第十三條 設備缺陷通知單內容包括設備名稱和編號、缺陷主要情況、缺陷歸屬分類、發現人姓名和日期、通知檢修人員姓名和時間、處理結果等。

      第十四條 值班人員發現設備缺陷后,要認真填寫設備缺陷通知單,值班長根據設備缺陷通知單通知檢修人員進行缺陷處理。各風廠要對設備缺陷建立臺帳,進行統計。

      第十五條 設備缺陷記錄應保存完好定點存放,嚴禁任何人亂寫、亂畫,防止丟失,在進行交接班時作為一項交接內容進行交接。 第十六條 每月5日前將上月缺陷按照固定格式統計一次存檔,同時上報缺陷月分析報告。

      第五章 設備缺陷的考核

      第十七條 未及時發現一般性設備缺陷,每次考核50元。 第十八條 未及時發現重要設備缺陷,造成事故擴大或設備損壞的,視情節嚴重程度考核200-800元。

      第十九條 及時發現重大設備缺陷,避免主要設備損壞或未釀成重大事故,由生產技術部審核、確認,經公司領導批準后給予通報嘉獎。

      第二十條 不填寫或不及時填寫設備缺陷通知單(設備缺陷通知單填寫時出現錯誤),一次對責任人給予50元罰款。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二條 設備缺陷單由各風廠負責統計,每月5日前將統計結果報生產技術部,批準后實施考核。

      第二十三條 本制度由生產技術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 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以前相應制度作廢。

      附件一 缺陷處理單

      第4篇 z物業轄區變電所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物業轄區變電所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1、在額定條件下運行或備用的設備上,發生了影響安全的異常現象或達不到一類設備條件的問題,均叫做設備缺陷。設備缺陷可分為重大缺陷和一般缺陷。

      重大缺陷:設備缺陷嚴重威脅設備安全運行或人身安全,

      不及時處理,可能造成事故者;

      一般缺陷:設備缺陷不及時處理,尚能保持安全運行者。

      2、發現設備重大缺陷,當值負責人應立即組織消除或采取可靠措施。當班不能消除的缺陷,應由所長組織力量予以消除。所長無力消除的缺陷,應及時向上一級領導匯報,上級領導應指定專人及時消除,并由值班人員監督執行。

      3、發現設備一般缺陷,可列入正常維修計劃進行處理。

      4、設備缺陷無論消除與否均應由值班員記入設備缺陷記錄簿,并向上一級領導匯報。

      5、值班人員在運行中應加強設備缺陷的監視,在交接班時應詳細進行交待。

      6、變電所所長應經常查閱設備缺陷記錄簿,了解設備缺陷內容和處理情況,對未消除者應盡快安排處理。

      7、消除重大設備缺陷遇有困難時,應及時同當地電業部門聯系,請求支助,以避免造成更大損失。

      第5篇 電氣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1 為保證電網的安全運行,實現安全經濟供電,必須加強設備的運行管理,提高設備健康水平。

      2 所有設備必須按照銘牌或制造廠家的規定參數運行,并嚴格執行有關的運行、檢修規程。

      3 對所有的電氣設備,一律實行車間主任領導下的“三種人”管理責任制。

      4 設備缺陷的分類

      ⅰ類缺陷:設備出現絕緣、強度、溫升等各方面超過運行參數極限值,嚴重危及安全運行,如不立即處理有造成斷線、停電和設備損壞的可能,以及嚴重影響設備使用壽命和穩定運行的缺陷。

      ⅱ類缺陷:雖未超過允許極限,但異常變化較大,在短期內發展將對安全、穩定、經濟運行構成威協的缺陷。

      ⅲ類缺陷:一般性缺陷,對設備的安全及經濟運行無明顯障礙,缺陷在短期內也無繼續惡化的可能。

      5 設備缺陷的匯報、處理與注銷

      5.1 ⅰ類設備缺陷隨發現立即匯報。ⅱ、ⅲ類缺陷按月集中匯報,匯報時間為每月20日。

      5.2 運行設備發生缺陷,運行班長應直接向值長及車間值班領導匯報。

      5.3 消缺責任單位應根據消缺通知的要求及時組織消缺。ⅰ類缺陷從提報到注銷不得超過24小時。對于ⅱ、ⅲ類缺陷的處理,消缺單位必須提報生產計劃和停電申請。ⅱ、ⅲ類缺陷的最長處理周期分別為1月和1季度。

      5.4缺陷處理結束后,應履行驗收制度,不經驗收,嚴禁恢復送電。

      5.5 消缺及運行單位應嚴格執行缺陷注銷制度。缺陷處理后,應以工作票形式向值長匯報消缺情況,無此匯報,將以未完成生產任務考核。

      6 各班組應按規程要求通過巡檢、檢修、試驗、分析等各種手段及時發現缺陷,按消缺傳遞程序匯報,并積極設法消缺。在缺陷未消除前,運行人員應按缺陷性質采取監督措施,保證缺陷不再繼續發展。

      7 凡屬人為因素延誤消缺致使缺陷擴大或造成事故,將以瀆職行為按廠有關規定自上到下嚴格追究有關人員的安全責任。人為因素主要發生在缺陷提報環節、缺陷傳遞環節、缺陷處理環節。

      8 設備缺陷處理必須嚴格辦理工作票,并按要求履行工作許可手續。

      電氣車間

      2023年12月15日

      第6篇 某學校變電所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學校變電所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1.在額定條件下運行或備用的設備上發生了影響安全的異常現象或達不到一類設備條件的問題,均叫做設備缺陷。

      重在缺陷:設備缺陷嚴重威脅設備安全運行或人身安全,不及時處理,可能造成事故者;

      一般缺陷:設備缺陷不及時處理,尚能保持安全運行者。

      2.發現設備重大缺陷,當班值班負責人應立即組織消除或采取可靠措施。當班不能消除的缺陷,應由所長組織力量予以消除。所以無力消除的缺陷,應及時向上一級領導匯報,上級領導應指定專人及時消除,并由值班人員監督執行。

      3.發現設備一般缺陷,可列入正常維修計劃進行處理。

      4.設備缺陷無論消除與否均應由值班員記入設備缺陷記錄簿、并向上一級領導匯報。

      5.值班人員在運行中應加強設備缺陷的監視,在交班時應詳細進行交待。

      6.變電所所長應經常查閱設備缺陷記錄薄,了解設備缺陷內容和處理情況,對未消除者應盡快安排處理。

      7.消除重大設備缺陷遇有困難時,應及時同當地電業部門聯系,請求支助,以避免造成更大損失。

      第7篇 配電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為加強設備缺陷管理,明確缺陷處理程序,確保設備的健康水平能夠始終滿足為客戶安全供電的需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 配電設備缺陷的定義

      配電設備缺陷:是指配電線路及其附屬設備本身任何部件的損傷、絕緣不良或處于不正常運行狀態。

      二 設備缺陷分類

      設備缺陷分類:按嚴重程度一般分為如下三類

      1、危急設備缺陷:不立即處理將威脅人身及設備安全,或嚴重影響設備出力,使設備使用壽命縮短的設備缺陷。

      如:線路導、地線斷股,導線接頭接觸不良超過允許值,配電變壓器套管裂紋,桿塔拉線被盜,線路耐張金具變質損壞致使機械強度達不到規定的安全系數,配電變壓器嚴重過負荷,避雷器預試不合格,開關機構失靈等等。

      2、重大設備缺陷:對設備出力和使用壽命有影響或可能發展成為對人身與設備安全有威脅,但允許盡快安排處理的缺陷。

      如:線路桿塔鐵構件生銹嚴重,絕緣瓷件破損超過規程規定,拉線嚴重受力不均,桿塔、拉線基礎有被沖刷的可能或已沖刷300mm深,開關容量隨負荷的增加已不能滿足要求等等。

      3、一般缺陷:對人身設備安全無威脅,且不致在短期內發展成為重大或危急缺陷,對設備出力及經濟運行無影響的缺陷。

      除1、2中所列以外的設備缺陷均為一般缺陷,此類缺陷可以列入正常檢修工作計劃或隨設備的正常停運及在設備帶電情況下進行處理。

      三 各級人員的職責

      1、運行維護班組的職責:

      ① 加強設備巡視檢查,及時發現設備缺陷,填寫設備缺陷記錄薄和設備缺陷單,并上報分公司。

      ② 按發現缺陷的嚴重程度對缺陷進行分類,并提出初步處理意見。

      ③ 在設備大修前,提出消除缺陷的內容,并監督缺陷的消除情況和質量。

      ④ 將缺陷消除情況詳細記錄在缺陷記錄薄中,并匯總上報。

      ⑤ 對不需停電且能自行處理的設備缺陷,由維護班組自行按規定處理,并做好統計。

      2、檢修(或消缺)人員的職責:

      ① 按分公司安排及時消除設備缺陷。

      ② 提高檢修質量,保證“修必修好”,避免出現重復停電,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同時應做好檢修記錄和設備變更后的資料移交工作。

      ③ 及時全面掌握檢修設備所存在的缺陷,并不斷學習工藝規程,按要求施工,及時反饋缺陷消除情況。

      3、分公司的職責:

      ① 對巡視人員上報的缺陷認真統計,必要時組織現場鑒定。

      ② 及時組織人力、物資,消除設備缺陷,并對消缺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③ 對危急和重大設備缺陷,及時匯報分公司和用電處領導,采取積極措施安排處理。

      ④ 根據對一般缺陷的統計匯總,安排月度停電計劃,及時組織處理。并協助分公司主管領導定期組織分析,據以提出反事故措施計劃和年度大修計劃。在缺陷消除前對運行班組提出運行維護要求。

      ⑤ 提出對重大缺陷的處理方案,報分公司和用電處,經批準后組織實施。

      ⑥ 按時統計上報缺陷的處理情況。

      4、用電處的職責:

      ① 督促各分公司及時消除危急設備缺陷。

      ② 指導及協助各分公司制定消除設備缺陷的有關技術措施。

      ③ 協助各分公司實施設備缺陷消除計劃。

      ④ 協助各分公司全面完成設備大修計劃,提高設備健康水平。

      ⑤ 在設備大小修前提出(審核)消除缺陷的技術措施。

      ⑥ 按設備缺陷和運行情況及各分公司的實際,及時調整生產檢修計劃,提出當前反事故技術措施及組織編寫下年度技措大修改進項目上報局領導,并據此提出檢修費用調整方案報批。

      四 設備缺陷管理

      按上述設備缺陷的分類,缺陷分為如下三級管理

      1、班組:運行維護和檢修等班組應掌握危急、重大、一般缺陷的全部內容。

      2、分公司:應掌握危急、重大設備缺陷。

      3、用電處:應掌握危急設備缺陷及分公司所不能解決的設備治理與改造問題,及時列入年度、季度或月度計劃,并安排相應的項目及資金,由相應分公司予以落實。

      4、按設備缺陷三級管理的要求,分級建立相應的設備缺陷記錄,由各級專責人員及時對缺陷進行登記。

      5、線路設備缺陷由巡視人員在現場做好詳細記錄,回局后及時填寫缺陷記錄薄和設備缺陷單,并提出處理意見,經班長審閱簽署意見后報分公司配電專責人,由分公司配電專責根據缺陷情況積極安排處理。

      6、生產班組在平時工作中應注意保持交通車輛的狀況良好,正確使用施工工器具,對不足和損壞的應及時匯報并補齊,確保在緊急處理缺陷或事故搶修情況下人、材、物能及時到位。同時應按所維護設備備足事故備品備件,并按要求確保備品備件的最低數量。

      7、積極開展帶電作業。凡能夠帶電處理的缺陷,一般不安排停電處理。

      五 線路設備缺陷處理的程序

      1、危急設備缺陷:巡視人員發現有可能發生設備和人身事故的危急缺陷時,應立即用電話向分公司詳細匯報,并提出處理缺陷所需要的人員、工器具和材料。分公司應根據情況匯報用電處,同時盡快組織力量進行處理。危急缺陷一般應立即安排消除,如不能立即消除,應經局長或總工程師同意,但應加強巡視,密切注意缺陷的發展情況。

      2、重大設備缺陷:由巡視人員填寫缺陷單,經班長審閱簽署意見后,在當日或次日上午交分公司配電專責人,分公司配電專責按設備缺陷情況向用電處匯報,根據用電處意見積極組織處理。

      3、一般設備缺陷:每月20日前由運行班長匯總整理,報分公司配電專責。分公司配電專責根據缺陷情況在填報下月停電計劃時予以安排,并負責將安排結果通知各相關班組。

      4、對需其他部門配合進行處理的設備缺陷,由設備維護單位配電專責匯總后,報用電處配電專責統一安排處理。

      六 設備缺陷分析與統計

      分公司配電專責在安排處缺以后,應及時了解缺陷的處理情況,定期召集運行分析會,并于每月25日前將本月發現缺陷數、消除缺陷數及重大缺陷處理計劃書面報告分公司主管領導和用電處,并自留一份備查。

      用電處配電專責應對重大、危急缺陷建立缺陷登記薄,逐項登記,每季分類統計一次全部設備缺陷數和重大設備缺陷消除率,上報主管生產的局領導,每半年組織一次配網運行分析會。

      第8篇 繼電保護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為了規范繼電保護設備缺陷的管理,及時消除缺陷,保證繼電保護設備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根據《國電集團公司技術監督管理辦法》特制定國電電力青海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繼電保護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1、 繼電保護設備缺陷的分類

      1.1、已安裝在現場尚未投運的裝置缺陷;

      1.2、投入運行(含試運行)的繼電保護設備在運行中發生的缺陷;

      1.3、投入運行(含試運行)的繼電保護設備在定期檢驗或其它試驗中發現的缺陷;

      1.4、保護通道加工設備及已投運的繼電保護設備的缺陷。

      2 、缺陷定義及定級

      2.1 、缺陷定義:在電力系統故障(接地、短路或斷線)或異常運行(過負荷、振蕩、低頻率、低電壓、發電機失磁等)時,保護裝置的動作不符合設計、整定、特性試驗的要求,不能有效地消除故障或使異常運行情況得以改善;裝置異常退出運行或不正確動作(包括誤動及拒動);其他影響裝置正常運行的異常現象。

      2.2 、設備缺陷按其對運行影響的程度分為三級:

      2.2.1、一級缺陷:系指裝置及其二次回路存在的缺陷已導致保護的不正確動作。

      2.2.2、二級缺陷:系指裝置及其二次回路發生異常狀態,可能導致不正確動作,嚴重威脅電網安全運行,必須立即著手處理的缺陷。

      2.2.2.1、 由于各種設備原因造成保護退出運行;

      2.2.2.2、 保護裝置本身元件損壞或數據采集出錯,裝置失去保護功能;

      2.2.2.3、 保護通道、通訊設備、接口設備等可能導致誤動、拒動的缺陷;

      2.2.2.4、 故障錄波器不能錄波;

      2.2.2.5、其他。

      2.2.3、三級缺陷:系指裝置及其二次回路處于異常運行狀態,對安全運行有一定的威脅,但尚能堅持運行一段時間的缺陷。

      2.2.3.1、裝置一般故障、外部異常、操作錯誤等告警,裝置未失去保護功能;

      2.2.3.2、行波雙端測距裝置通訊通道異常;

      2.2.3.3、其他。

      3、缺陷責任認定

      繼電保護設備缺陷責任分類采用多級責任認定,即一個缺陷不局限認定為一個責任。而是按過錯的主次程度可劃分一個主要責任和多個次要責任。現階段責任認定不作為電力企業考核的任何指標。其主要的作用在于認定缺陷產生的源頭,從而為盡可能減少缺陷的發生或盡快消除缺陷提供科學的統計依據。對于由生產廠家責任造成的缺陷作為對廠家產品質量的量化依據進行評價。

      3.1、生產廠家責任

      3.1.1、制造質量不良:指運行部門在調試、維護過程中無法發現或處理的元件質量問題(如中間斷電器線圈繼線、元器件損壞、時間繼電器機構不靈活,虛焊,插件質量不良,裝配不良等)引起的保護不正確動作。

      3.1.2、原理缺陷:指裝置本身的原理缺陷或回路設計不當,而運行部門未發現,或無法解決或來不及解決的缺陷。

      3.1.3、圖紙資料不全、不準確。

      3.1.4、軟件問題。

      3.1.5、未執行反措要求。

      3.1.6、廠家售后服務質量不佳,造成缺陷處理時間延長。

      3.1.7、其他。

      3.2、設計部門責任

      3.2.1、圖紙資料移交不及時、不全。

      3.2.2、回路接線設計不合理:指設計回路不合理,如存在寄生回路,元件參數選擇不當等。

      3.2.3、未執行反事故措施。

      3.2.4、其他。

      3.3、基建部門責任

      3.3.1、誤碰:誤碰、誤接運行的保護設備、回路,誤試驗等。

      3.3.2、誤接線:指設備投產后運行部門在設備驗收時無法發現的問題。

      3.3.3、圖紙、資料移交不全。

      3.3.4、調試不良:設備投產一年內發現的安裝調試質量不良問題。

      3.3.5、沒有實測參數而引起參數不準。

      3.3.6、其他。

      3.4、運行值班人員責任

      3.4.1、未及時發現應發現的保護裝置異常。

      3.4.2、未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保護裝置異常或動作情況。

      3.4.3、誤碰(如清掃不慎,用力過猛等)。

      3.4.4、誤操作,由以下原因引起保護裝置不正確動作。

      3.4.4.1、未按規定投、停保護。

      3.4.4.2、保護投錯位置。

      3.4.4.3、誤變更整定值。

      3.4.4.4、誤切換、誤投連接片。

      3.4.4.5、保護插件插錯位置。

      3.4.4.6、其他。

      3.4.5、維護不良

      3.4.5.1、直流電源及其回路維護不宜(電壓過高、過低,波紋系統數超標,熔斷器配置不當)。

      3.4.5.2、熔斷器或連接片接觸不良。

      3.4.5.3、未按運行規程處理保護裝置異常。

      3.4.5.4、其他。

      3.4.6 、其他。

      3.5、運行部門繼電保護人員責任(包括參加繼電保護班組現場調試工作的其他人員)。

      3.5.1、繼電保護人員誤接線。

      3.5.2、沒有執行反措要求

      3.5.3、運行維護不良

      3.5.3.1、超過檢驗周期。

      3.5.3.2、端子箱端子接線不良。

      3.5.3.3、電纜芯斷線和絕緣不良。

      3.5.3.4、保護用通道衰耗不符合要求。

      3.5.3.5、氣體繼電器進水、滲油。

      3.5.3.6、其他。

      3.6、其他部門責任

      3.6.1、未及時修編繼電保護現場運行規程。

      3.6.2、非繼電保護檢修部門的責任。

      3.6.3、調度、方式部門責任。

      3.6.4、通信部門的責任。

      3.6.5、試驗部門的責任。

      3.6.6、自然災害

      3.6.7、原因不明

      3.6.8、其他

      4、缺陷管理、報告

      4.1、缺陷管理要嚴格按發現-記錄-審核-匯報-處理消除-匯報的程序進行,實現缺陷的發現、報告、消除的閉環管理。

      4.2、發現缺陷

      4.2.1、運行人員在日常巡視中,通過保護信號、掉牌信號、燈光信號、事件記錄及故障錄波器動作情況等監視裝置發現缺陷。

      4.2.2、在進行保護裝置的操作過程中發現缺陷。

      4.2.3、在裝置維護、調試及定期校驗過程中發現缺陷。

      4.2.4、通過對新建、擴建、技改保護設備的驗收發現缺陷。

      4.2.5、通過其他途徑發現缺陷。

      4.3、缺陷記錄

      4.3.1、發現缺陷,應及時進行詳細記錄。

      4.3.2、各級繼電保護管理機構或專責應指定專人負責按照規定格式填寫缺陷報表。

      4.4、缺陷審核

      4.4.1、一級缺陷由各單位主管生產的領導審核。

      4.4.2、二、三級缺陷由各單位繼電保護專責審核。

      4.5、缺陷上報

      運行中的裝置出現異常(或缺陷)時,場站值班員應立即按照有關運行規定處理,并向相關調度值班調度員匯報并通知運行維護部繼電保護人員處理。對于危及電網安全運行的缺陷,在消除前應加強監視。維護部繼保人員應及時匯報相應繼電保護主管專責。

      第9篇 變電站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一、運用中的變電設備及建筑物發生異常,雖能繼續使用,但影響安全運行,均稱設備缺陷。

      二、設備缺陷的分類和處理期限:

      1.危急缺陷:直接威脅安全運行,若不及時處理,隨時會造成設備或建筑的損壞,發生人身事故及停電事故。危急缺陷處理不得超過24小時。

      2.嚴重缺陷:嚴重威脅安全,不及時處理,暫時可以運行,但在一定時間內不消除,可能造成設備損壞和發展成危急缺陷。嚴重缺陷處理不得超過7天。

      3.一般缺陷:對運行雖有影響,但尚能較長時間堅持運行者。一般缺陷可列入檢修計劃處理,年度消除率應在85%以上。

      三、設備缺陷的鑒定、登記及報表:

      1.運行、檢修、試驗及各級管理人員發現缺陷,均由運行人員在“缺陷記錄簿”內進行登記。

      2.運行人員發現的危急和嚴重缺陷,要經站長(值長)鑒定定性,由發現人進行登記。

      3.嚴重、危急性缺陷,應用電話立即通知上級供電部門鑒定后,組織人員檢修。一般缺陷可在缺陷月報中填報。

      4.上級供電部門得到各類缺陷報告后,應記入“設備缺陷記錄簿”,并填寫“缺陷通知單(表)”交檢修、試驗等有關單位處理。

      5.修試單位在試驗中發現的缺陷,也應通知運行人員或填寫“缺陷通知單”交變電站和有關單位,由運行人員登記。

      四、處理后的缺陷,應經當值長驗收,確認缺陷消除后,在“設備缺陷記錄簿”驗收欄內簽注意見并簽名。各單位處理缺陷后,應將“通知單”的“回執”在規定時間內返回通知單位。

      五、變電站缺陷應進行閉環管理(附流程圖):

      發現缺陷—-缺陷記錄本—-缺陷月報—-工作票(操作票)—-運行記錄本—-設備檢修試驗記錄(報護及自動化裝置工作記錄)—-消除缺陷

      第10篇 設備缺陷、故障及事故管理制度中石化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公司設備缺陷、故障管理,全面掌握設備運行狀況,及時消除設備缺陷,針對存在的缺陷、故障采取預防措施,防止出現事故,保證設備安、穩、長、滿、優運行。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總部設備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公司設備缺陷、故障的界定、分類、登記及處理等管理。

      第二章 設備缺陷管理

      第三條設備缺陷是指由于各種原因造成其零部件損傷或超過質量指標范圍,引起設備性能下降的狀況。

      第四條

      設備缺陷分類:

      (一)一般缺陷:不影響產品質量、不危及安全生產,能及時消除或設備仍可正常運行但不會造成裝置波動和引發各類事故,不需采取特殊監護措施的設備缺陷。

      (二)重大缺陷是:影響產品質量、危及安全生產,但因生產需要而必須帶病運行,有可能造成裝置停工或引發各類事故,必須采取特殊監護措施的設備缺陷。

      第五條設備缺陷實施分級、動態和閉環管理,各車間應建立所屬設備一般缺陷臺帳,各單位設備管理部門要建立重大設備缺陷臺帳,每月更新,并報公司設備管理部備案。

      第六條發現一般設備缺陷后,操作人員應逐級匯報班長、車間設備管理人員,由車間組織消缺,完工后及時填寫消缺記錄。對暫不能消缺的應上報本單位設備管理部門,并填寫設備一般缺陷臺帳,制定整改計劃和措施。

      第七條發現重大設備缺陷后,操作人員應及時匯報車間和本單位生產、設備管理部門,同時報公司設備管理部。由設備管理部門組織對重大缺陷進行分析,制定缺陷監護方案、消缺計劃和措施,落實責任人。

      第八條各單位設備管理部門要加強設備缺陷的管理,要監督一般缺陷的整改情況,避免一般缺陷因整改不及時造成缺陷的擴大。對于重大缺陷,要嚴格落實整改計劃,并做好重大缺陷的特殊監護措施。

      第三章 設備故障管理

      第九條設備故障是指由于設計、制造、安裝、施工、使用、檢維修、管理等原因造成機械、動力、電訊、儀器(表)、容器、運輸設備、管道等設備及建(構)筑物等損壞造成損失或影響生產的事件。

      第十條設備故障分類:

      (一)一般故障:直接經濟損失大于或等于2000元而小于4000元。

      (二)嚴重故障: 直接經濟損失大于或等于4000元而小于6000元。

      (三)直接經濟損失大于或等于6000元,按照《事故管理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設備故障損失的計算以直接經濟損失為準。其中設備故障造成的固定資產損失價值按下列情況計算:

      (一)報廢的固定資產,按固定資產凈值減去殘值計算;

      (二)損壞后能修復使用的固定資產,按實際損壞的修復費用計算。

      第十二條各級設備管理部門要有專人(可兼職)負責設備缺陷、故障管理工作。

      第十三條設備發生故障后,當班人員應立即向值班長、車間主任報告,車間向設備管理部門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防止故障擴大。設備管理部門及時組織有關人員對故障進行分析處理。對于設備嚴重故障及關鍵設備出現的故障,要立即電話報告公司設備管理部。

      第十四條不論故障大小,各單位設備管理部門每月都要將對設備故障進行統計,填寫設備故障月報表報公司設備管理部。

      第十五條設備故障實施分級管理,各單位設備管理部門建立a、b類設備故障臺帳和設備故障報告,各車間建立所有設備故障臺帳,其中a類設備故障及造成公司級非計劃停車的設備故障分析一般應由公司設備管理部組織,由各單位填寫故障報告上報公司設備管理部備案。設備故障發生、分析、處理情況要及時存入設備檔案,為了解設備歷史狀況、制訂檢修、更新及改造計劃提供依據。

      第十六條各單位應積極開發應用設備狀態監測及故障診斷技術,將其用于設備日常管理之中,及時發現故障征兆,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造成更大損失,保證設備安穩運行。

      第四章 設備事故管理

      第十七條設備事故管理引用公司《事故管理規定》。

      第11篇 供電設施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供電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為了掌握正在運行的線路、設備存在的問題,以便按輕、重、緩、急消除缺陷,提高線路和設備的健康水平,保障線路設備的安全運行,并對缺陷進行全面分析,總結其變化規律,為大修、更新改造線路、設備提供依據。

      設備缺陷根據其嚴重程度分為一般缺陷、重大缺陷、緊急缺陷三種。

      建立設備缺陷記錄簿,在巡視中發現的缺陷應及時記錄在設備缺陷記錄簿上,寫明缺陷情況,提出處理意見。重大及以上缺陷立即向領導匯報,并根據缺陷嚴重程度進行處理。

      緊急缺陷應在24小時內消除,重大缺陷視其嚴重程度在1個月內安排處理,一般缺陷可列入季度或年度大修計劃進行處理或日常維修工作中消除。

      處理缺陷時,要嚴格執行有關規程規范,嚴禁違章作業。

      第12篇 設備零缺陷運行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機組安全穩定運行,提高設備可靠性,保證設備缺陷及早發現并得到盡快處理,使機組安全可靠性進一步提高,特制定設備零缺陷運行管理制度如下:

      1、 運行各崗位值班員應嚴格執行規定,定期對設備按檢查項目進行巡回檢查。在設備巡檢中要認真仔細,同時對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判斷是否存在異常及缺陷。

      2、 各部門專業人員應定期對運行人員的巡回檢查情況進行抽查,發現運行人員存在巡檢不及時、檢查不仔細、不到位時應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3、 值長、單元長應加強對運行人員的巡回檢查、監盤情況監督和檢查。同時應對設備運行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及早發現設備問題。

      4、 各崗位人員在檢查中發現的設備缺陷時應立即匯報主值班員、單元長,同時填寫設備缺陷通知單。

      5、 白班發現一般設備缺陷,單元長、主值班員可直接通知檢修班組,并填寫好通知時間、被通知人。重大設備缺陷必須立即通知檢修人員同時匯報值長及分場,并在單元長、值長交接班日志做好記錄。

      6、 運行人員發現缺陷后,每填寫一張正確合格的缺陷通知單(包括通知、驗收)生技處將根據缺陷重要情況嘉獎1-5元。

      7、 運行人員發現的設備重大缺陷可填寫請獎報告,由本單位或值長簽字后交有關部門后,由公司研究決定后進行嘉獎。

      8、 對于由于運行人員檢查不及時、不到位未能發現的設備缺陷,每發生一次將扣崗位責任人50元。對于由于檢查不及時、不到位未能發現設備缺陷構成異常以上事故的按公司安全考核制度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9、 檢修處理后的設備缺陷后,運行人員應對設備進行驗收合格后,在設備缺陷記錄及設備缺陷通知單上由檢修、運行人員共同簽字。

      10、檢修未能處理的缺陷應向值長、單元長說明原因。較大缺陷運行人員應進行交班,崗位值班員應對缺陷進行監視級檢查。

      設備缺陷管理制度范本(十二篇)

      一、一般規定1、站領導、檢修技術人員、檢修班長是具體抓好設備管理負責人。2、凡是設備在運行備用中出現缺陷,運行人員有責任采取必要的運行措施,防止缺陷擴大,出現故障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缺陷信息

      • 0.4kv設備缺陷管理制度(十二篇)
      • 0.4kv設備缺陷管理制度(十二篇)94人關注

        1、設備缺陷分為一般缺陷,重大缺陷和危急缺陷。(1)一般缺陷,指對安全經濟運行影響不大的設備缺陷。(2)重大缺陷,指已威脅安全經濟運行或將發展為影響安全經濟運行但不會 ...[更多]

      • 電氣設備缺陷管理制度(十二篇)
      • 電氣設備缺陷管理制度(十二篇)93人關注

        1 為保證電網的安全運行,實現安全經濟供電,必須加強設備的運行管理,提高設備健康水平。2 所有設備必須按照銘牌或制造廠家的規定參數運行,并嚴格執行有關的運行 ...[更多]

      • 配電室設備缺陷管理制度(十二篇)
      • 配電室設備缺陷管理制度(十二篇)90人關注

        全面掌握設備健康狀況,及時發現設備缺陷,認真分析設備缺陷產生的原因,積極摸索設備運行規律,是妥善安排設備檢修、校驗和測試工作的重要依據。一、 設備缺陷是指 ...[更多]

      • 熱工設備缺陷和事故管理制度(四篇)
      • 熱工設備缺陷和事故管理制度(四篇)90人關注

        1目的規范設備缺陷管理工作,提高熱工設備消缺質量,努力實現熱工設備零缺陷運行,保障蕪湖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設備的安全經濟運行。2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蕪湖發 ...[更多]

      • 變電站設備缺陷管理制度(十一篇)
      • 變電站設備缺陷管理制度(十一篇)71人關注

        一、運用中的變電設備及建筑物發生異常,雖能繼續使用,但影響安全運行,均稱設備缺陷。二、設備缺陷的分類和處理期限:1.危急缺陷:直接威脅安全運行,若不及時處理, ...[更多]

      • 設備缺陷制度(十二篇)
      • 設備缺陷制度(十二篇)66人關注

        一、設備缺陷管理的目的缺陷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掌握正在運行的線路、設備存在的問題以便按輕、重、緩、急消除缺陷,提高線路和設備的健康水平,保障線路設備的安全 ...[更多]

      • 風電場設備缺陷管理制度(十二篇)
      • 風電場設備缺陷管理制度(十二篇)64人關注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及時發現設備缺陷,盡快根除隱患,確保設備在良好狀態下運行。要求生產系統各級人員積極主動地采取措施,認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