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醫療設備操作使用管理制度
醫療設備操作使用管理制度
一、醫療設備使用前必須制定操作規程,使用時必須按操作規程操作,不熟悉儀器性能和沒有掌握操作規程者不得開機。
二、建立使用登記本(卡),對開機情況、使用情況、出現的問題進行詳細登記。
三、價值5萬元以上的設備,應由專人保管,專人使用,無關人員不能上機。大型儀器設備須取得衛生部規定的《大型醫用設備應用質量合格證》方能投入使用,使用人員須持有《大型醫療設備上崗人員技術合格證》方能進行操作。
四、醫療設備使用科室,應指定專人負責設備的管理,包括科室設備臺賬、各臺設備的配件附件管理、設備的日常維護檢查。如管理人員工作調動,應辦理交接手續。
五、操作人員在醫療設備使用過程中不應該離開工作崗位,如發生故障后應立即停機,切斷電源,并停止使用;同時掛上“故障”標記牌,以防他人誤用。檢修由技術人員負責,操作人員不得擅自拆卸或者檢修;設備須在故障排除以后方能繼續使用。
六、操作使用人員應做好日常的使用保養工作,保持設備的清潔。使用完畢后,應將各種附件妥善放置,不能遺失。
七、使用人員在下班前應按規定順序關機,并切斷電源、水源,以免發生意外事故。需連續工作的設備,應做好交接班工作。
八、大型設備或對臨床診斷影響很大的設備,發生故障停機時應及時報告院領導,通知醫務部門、臨床科室停止開單,以免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九、使用科室與人員要精心愛護設備,不得違章操作。如違章操作造成設備人為責任性損壞,要立即報告科室領導及醫療設備管理部門,并按規定對責任人作相應的處理。
第2篇 玉州醫院醫療設備采購制度
附屬醫院醫療設備采購制度
1.一般程序:臨床科室提出申請(每年第三季度),填寫計劃申購表,計劃申購表由申請科室科主任集體簽名,交采供中心匯總整理,與財務處共同編制下年度采購計劃。
2. 采購計劃次年初提交“醫院設備管理委員會”審議初定,結果呈報“院務會”討論確定,采供中心根據院務會決定,按有關規定程序實施采購計劃;
3. 對單價50萬元以上設備或新上市的產品,采供中心會同相關科室進行前期的調研和論證,對設備性能、品質、臨床應用價值等提出相對全面的論證報告,供設備管理委員會討論時參考,并為今后擬寫標書做準備;重大項目的考察和論證由采購管理委員會審議后交院務會討論決定;
4. 按照國家相關要求,當年計劃采購的設備分別進入國際招標、國內招標等相應的采購程序,采供中心負責整個過程的合法性,紀檢審、財務參與并負責監督。其中10萬元以下設備可以通過院內議標方式采購、單價10萬元以上或批量20萬元以上設備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采購、計算機及附件通過公開招標采購;
5. 確屬臨床急要或特需的,萬元以下的儀器設備,采供中心可以直接詢價談判后采購;
6. 采供中心負責設備檔案的準備和整理,設備安裝驗收合格后,單價10萬元以上設備檔案交院檔案室;采供中心維修組及相關科室維修工程師負責之后設備運行中的維修、保養及檢測等記錄檔案,并定期交院檔案室;
7. 未經采供中心同意、備案,任何儀器設備不得在院內試用,任何科室和個人不得直接對外簽定或達成儀器設備試用、試銷等協議。
e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用耗材和化學試劑的采購制度
1. 所有醫用耗材和化學試劑的采購統一由采供中心管理;
2. 按屬地管理的原則,采供中心根據全院耗材和化學試劑的使用情況,向政府采購辦提供品名目錄,參加e市每年度的集中招標采購和網上招標采購;
3. 不在中標目錄醫用耗材確屬臨床急需,但又沒有相應的替代產品時,臨床科室需填寫“醫用耗材申請表”,申請表由科主任簽名,交采供中心匯總后呈醫院設備管理委員會及院務會討論,采供中心根據討論結果執行;
4. 采供中心成立院領導下的耗材、試劑管理小組,由采供中心主任、會計、采購員和庫房管理員組成;
5. 耗材、試劑管理小組負責每月采購計劃的制定,采購物品的資質認定、物品采購、入庫及發放、管理;
6. 試劑采購按e市中標目錄執行,如不在中標目錄內臨床確實需要的(不含科研用試劑),請填寫“試劑采購計劃表”,交由采供中心匯總后呈院務會討論。討論通過準予采購的試劑將由采供中心統一備案詢價采購;未列入采購計劃的試劑,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購買,違規自購的試劑發票,采供中心將不予受理,并由使用者承擔由此產生的一切后果;
7. 耗材、試劑管理小組另負責新產品進入臨床使用之日起為期3~6個月的質量跟蹤,對出現質量問題的產品、試劑進行詳細記錄、并與供貨商和廠家聯系,商討解決方案甚至停止該產品、試劑的使用;
8. 對耗材、試劑的不良反應要及時記錄、上報主任并進一步上報有關部門,按相關規定處理。
第3篇 s醫院醫療用品設備管理制度
醫院醫療用品設備是如何管理的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搜集的一篇“醫院醫療用品設備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次性醫療用品采購、使用管理制度
1、醫院所使用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必須由藥劑科統一集中采購,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購入。
2、醫院采購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必須從具備省級以上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頒布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工業產品許可證》、《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的企業或取得《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的經營企業購進合格產品。
3、每次購置,采購部門必須進行質量驗收,并查驗每箱(包)產品的檢驗合格證、生產日期、消毒或滅菌日期及產品標識和失效期限。
4、各科室計劃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到了庫房后,庫房人員應及時通知科室,各科室必須將計劃單上的一次性醫療用品按要求領走,不得無故拒領,避免因失效過期造成損失。
5、使用時若發生熱原反應、感染或其它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留取樣本送檢,按規定詳細記錄,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藥劑科和設備采購部門。
6、醫院發現不合格產品活質量可疑產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報告當地藥品監督部門,不得自行做退、換貨處理。
7、一次性醫療用品使用后,須按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統一回收處理,不得隨意丟棄或賣給無回收證件的單位或個人。禁止重復使用和回流市場。
8、未經批準不得在臨床試用任何產品。
9、醫院在行政查房時應對各科室一次性醫療用品的使用和倉儲進行監督檢查。如查實科室或醫務人員私自采購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的,將按醫院規定進行處罰,由此引發的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將由當事人或科室承擔全部法律和經濟責任。
儀器設備驗收、入庫、調試制度
1、儀器設備的驗收包括數量和質量的驗收,因以合同為依據。進口設備必須在索賠期內驗收完畢。
2、5000至1萬元/件(臺、套)設備的驗收,由采購員、設備檔案管理員、保管員(必要時需有維修技術人員與使用科室有關人員)共同驗收合格后,共同簽名,由倉庫保管員入庫保管或辦理出庫交使用科室領用。
3、1萬至10萬元/件(臺、套)醫療設備的驗收,由設備科負責人、維修技術人員、檔案管理人員、保管員、使用科室負責人共同驗收、安裝調試合格后,共同簽字入庫。必要時由廠方或賣方派員安裝調試合格后,方能簽名入庫或辦理出庫交使用科室領用。
4、10萬元/件(臺、套)以上和進口設備,必需經過商檢(進口設備),由廠方或賣方派員安裝調試合格后,由設備科負責人、使用科室負責人及驗收人員共同簽字入庫或辦理出庫交使用科室領用[其中50萬元/件(臺、套)醫療設備,由主管院長主持驗收]。
5、所有醫療設備和醫療用品,必需由保管員填寫領用出庫單,交由使用科室負責人或指定專人簽名后憑出庫單到倉庫領用。
6、調試中發現問題,主辦人員應與廠商聯系,及時解決。
第4篇 醫院醫療設備采購管理制度5
醫院醫療設備采購管理制度(五)
1.設備科應根據各專業科室業務的性質和醫療、教學、科研的需要,按批準計劃項目內容進行采購。
2.購置醫療設備前,必須查驗供應商提供的《醫療器械注冊證》、《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等證件復印件,必須加蓋經銷單位公章,并核實證件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不得購置無證和偽劣產品,嚴格把好質量關。
3.醫療設備采購以zz市政府采購辦批準的方式進行。屬于政府采購目錄或集中招標范圍的醫療設備,按規定委托招標采購。對于自行招標的,應做到公開、公正、公正。
4.對于急需和因特殊情況不適合招標采購的設備,可采用詢價或定向單一來源采購,但應報單位領導批準。屬政府采購范圍的應報zz市政府采購部門批準。
5.采購部門應及時掌握采購計劃的進度,對臨床急需的設備先行采購,以保障臨床需要。
6.使用科室不得擅自采購或以先使用后付款的方式采購醫療設備。
7.對違反規定造成的后果,將追查有關人員的責任。
第5篇 醫療設備安全檢查制度范本
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醫療儀器不斷增加,為了確保醫療儀器設備的安全使用,特制定醫療儀器設備安全檢查制度。
一、各科室對領用的貴重醫療儀器設備要嚴格執行“三定”原則,即:定人使用、定人保管、定期檢查和保養。
二、工程組人員按照崗位職責和分工,每月一次到科室檢查大型及貴重醫療儀器設備和執行“pm”計劃的同時,應對醫療儀器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包括高壓電源、有無漏氣、漏鈷源、漏有害射線、機器本身有無異常情況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杜絕隱患。
三、每月一次對醫療儀器設備進行安全性檢查和用電安全檢查的同時,要對周圍環境的安全進行檢查。
第6篇 醫療設備科三級保養制度
醫療設備科三級保養制度
1. 由各醫療科室對本科的各種醫療設備做好一級保養,即每月定期對設備進行除塵和存放保養,保證放回設備潔凈程度達80%以上。
2. 每月中旬,設備科維修人員應與各科室設備操作人員一起對設備進行通電試機,校對和調整設備的各種合格標準參數,保證完好使用率。
3. 當醫療科室發現設備在使用中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斷電,關機停止使用,控制設備的損壞程度。
4. 設備發生故障后,各醫療科室應及時通知設備科派專業維修人員前往檢修或送到設備科檢修。
5. 維修人員接到醫療科室通知后,應盡快對設備進行事故分析檢查和修復。
6. 各醫療科室固定設備操作人員,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經常與設備科加強聯系和維修人員緊密配合,搞好設備的保養工作。
第7篇 危險醫療設備管理制度范本
一、危險醫療設備,如:鈷60放療機、x光機、ct機、碎石機、高壓蒸汽滅菌器、高壓氧倉等,均應加強管理。
二、對上述屬高壓電源的危險設備,使用、維修技術人員均應進行專業培訓,進行使用、保養、維修技術培訓,并經技術考核合格后方能上機操作。操作時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確保醫療儀器設備的安全使用。
三、操作人員必須了解所使用的醫療儀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以及操作規程,并做好日常保養工作,定期進行檢查。
四、對危險醫療儀器設備要嚴格執行“三定”制度,即:定人使用、定人保管、定期檢查與保養。禁止沒有進行專業培訓的人員和未經技術考核的人員上機操作。
五、操作人員違反操作規程或沒有遵照制度定期對醫療儀器設備、電源進行檢查的,按照“醫療設備使用管理考核辦法”處理。
六、危險醫療設備的專業培訓由設備科協同生產廠家或供貨商進行,屬國家衛生部規定的大型醫療設備除安裝培訓外,還需按省、市衛生部行政主管部門規定進行培訓。
第8篇 大型醫療設備使用維修培訓制度
1.使用大型醫療設備和易發生危險的醫療設備前,必須經過技術培訓才可上崗操作。
2.在簽定購買大型醫療設備和易發生危險的醫療設備的合同后,使用科室必須將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確定好。
3.派操作人員及維修人員到具有同型設備的單位進修學習,學習應在所訂設備到貨前結束。
4.學習人員必須在學習期內熟練掌握操作技術和故障排除方法。
5.學習人員必須樹立和強化安全意識,牢固確立安全操作的思想,杜絕危險情況的發生。
6.學習人員學習結束后,必須由培訓單位出具考試、考核合格證明。
第9篇 醫療設備與消耗材料驗收管理制度
醫療設備、消耗材料驗收管理制度
一、購進的各種醫療設備、消耗材料必須嚴格按照驗收手續、程序進行,嚴格把關。驗收合格以后方可入庫。不符合要求或質量有問題的應及時退貨或換貨索賠。一般驗收程序為:外包裝檢查、開箱驗收、數量驗收、質量驗收。
二、驗收工作必須及時,尤其是進口設備,必須掌握合同驗收與索賠期限,以免因驗收不及時造成損失。
三、醫療設備驗收應有使用科室、醫療設備管理部門及廠商代表共同參加,如要申請進口商檢的設備,必須有當地商檢部門的商檢人員參加。驗收結果必須有記錄并由參加驗收各方共同簽字。
四、對驗收情況必須詳細記錄并出具驗收報告,嚴格按合同的品名、規格、型號、數量逐項驗收。對所有與合同發票不符的情況,應作記錄,以便及時與廠商交涉或報商檢部門索賠。
五、質量驗收應按生產廠商提供的各項技術指標或按招標文件中承諾的技術指標、功能和檢測方法,逐項驗收。對大型醫療設備的技術質量驗收,應由省衛生廳授權的機構進行。驗收結果應作詳細記錄,并作為技術檔案保存。
六、對于緊急或急救購置的不能夠按常規程序驗收的設備,可以簡化手續,或按先使用事后補辦驗收手續的程序進行,但必須由醫療設備管理部門負責人簽字同意。
七、驗收合格的設備應由經手人辦理入庫手續。入庫單一式三聯,一聯交會計作記賬憑證,一聯交庫房保管作入賬憑證,一聯交采購部門存查。
八、對違反驗收管理制度造成經濟損失或醫療傷害事故的,應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第10篇 醫院醫療儀器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人醫院醫療儀器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一)維修人員按專科分工和設備科布置的任務開展儀器設備安裝調試和維修工作。
(二)對使用科室提出的儀器設備維修申請:
1.維修人員應及時予以響應和處理,儀器設備修復后應及時通知使用科室恢復使用。
2.對急救儀器設備的維修申請,維修人員應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儀器設備現場,進行維修處理,以保證臨床第一線的急需。
(三)對無法解決的或疑難的問題應及時上報上級領導。
(四)協助使用科室制訂儀器設備的操作規程,指導使用科室做好儀器設備的日常保養工作,并檢查執行落實情況。
(五)各維修人員按崗位職責要求每周或每月一次定期下科室巡回檢修,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行。
(六)積極創造條件開展預防性維修(pm),降低儀器設備故障發生的概率。
(七)對保修期內或購置保修合同的儀器設備,要主動掌握其使用情況。出現問題時,及時與保修廠方聯系,對維修結果應做好相應的維修記錄,并檢查保修合同的執行情況。
(八)做好節假日的維修值班,確保節假日及時處理突發的維修要求。
(九)定期召開業務碰頭會,每月至少組織一次業務學習,研究、分析疑難問題,交流維修心得。
(十)送外維修的儀器設備應由專人負責登記,修回后應及時注銷。
(十一)做好儀器設備安裝調試、驗收記錄、維修記錄及個人工作量記錄。
(十二)醫療儀器設備的檢測
1.計量儀器、設備、器具的計量檢測按計量管理制度執行。
2.急診搶救儀器(如除顫監護儀、呼吸機、血液透析機等)應逐步建立定期檢測的計劃及實施細則。
3.對在檢測中發現的問題、參數偏差,應及時解決或校正,使儀器設備保持在良好的狀態。
第11篇 平南醫院醫療計量設備管理制度
醫院醫療計量設備管理制度
1、屬于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應由專人(計量管理員)負責管理和協調。
2、在上級計量部門的監督和指導下,醫療設備管理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要求和有關規定,統一管理全院的計量工作。
3、統一建立全院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臺帳、分戶帳、分類帳,保管好有關的技術檔案和檢定證書。
4、加強與計量檢定部門的業務聯系,做好年度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周期檢定工作;嚴禁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
5、采購的計量器具應具有cmc或cpa標志(并附有許可證編號),不得采購未取得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的企業生產的計量器具。
6、驗收和檢定合格后的計量器具方可入庫,同時由計量管理員建立臺帳并編制定期檢定計劃。
7、對驗收或檢定結果不合格的計量器具,醫療設備科提出退貨報告,由原采購部門辦理退貨。
8、計量器具經檢定達不到原準確等級,但能達到低一級精度時,可作降級使用,并作好技術檔案記錄的更改。
9、經檢定不合格且修理后仍不能通過檢定的計量器具,由計量管理員提出報廢報告,經醫療設備管理部門統一處理。
第12篇 醫院醫療儀器設備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人民醫院醫療儀器設備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一)醫療設備使用前必須制定操作規程,使用時必須按操作規程操作,儀器設備使用人員必須經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操作。
(二)對衛生部或衛生廳規定的有關大型儀器設備,須取得衛生部規定的《大型醫用設備應用質量合格證》方能投入使用,使用人員須持有《大型醫療設備上崗人員技術合格證》方能進行操作。
(三)使用科室對儀器設備的管理
1.建立使用登記本(卡),對開機狀態、使用時間、運行狀況、出現的問題進行詳細登記。
2.高值儀器設備(三級醫院定10萬元及以上的設備,二級醫院定5萬元及以上設備)應由專人保管,專人使用(科室主任和護士長是第一責任人),無關人員不能上機。維修部門應確定一名維修專管人。
3.醫療設備使用科室,應指定專人負責設備的管理,包括科室設備臺賬管理、設備的配件附件管理、設備的日常維護檢查。如管理人員工作調動,應辦理移交手續。
4.新購貴重儀器應定期報告使用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情況。
5.未經醫院領導批準,科室使用的儀器不準外借。
6.使用科室與人員要精心愛護設備,不得違章操作,如違章操作造成設備人為責任性損壞,要立即報告科室領導、醫療設備科及分管院長,并按規定對責任人作相應的處理。
(四)使用操作人員在醫療設備使用過程中必須做到:
1.不得離開工作崗位,如發生故障后應立即停機,切斷電源,停止使用;同時掛上'故障'標記牌,以防他人誤用。
2.急救儀器設備發生故障時應立即采取應急預案,用手動方式代替儀器設備進行工作,然后調用同類儀器設備,再通知維修技術人員到達現場維修。
3.大型儀器設備或對臨床診斷治療影響很大的儀器設備,發生故障停機時應及時報告院領導,通知醫務科門、臨床科室,停止開單,以免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4.對有故障的儀器設備,操作人員不得擅自拆卸或者檢修,應由技術人員負責檢修,待故障排除后方能繼續使用。
5.使用人員在下班前應按規定順序關機,并切斷電源、水源,以免發生意外事故。需連續工作的設備,應做好交接班工作。
6.操作使用人員應做好日常的使用保養工作,保持設備的清潔。使用完畢后,應將各種附件妥善放置,不得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