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體系管理員工作職責與職位要求
職位描述:
工作職責:
1、協助完成公司運營籌備期間體系建設相關工作;
2、參與制定公司運營管理相關制度、辦法;
3、負責公司質量體系文件的管理和維護;
4、負責對各部門文件規范性和有效性的檢查工作;協助各部門及時對體系文件修訂、調整;
5、負責組織內、外審的計劃實施、統籌,對不符合項制訂相應的糾正預防措施;
6、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職位要求:
1、旅游、管理等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優先。
2、2年以上體系專員經驗,熟悉卓越績效管理、iso9000等質量管理體系。
2、具備良好的文字功底,熟練使用office、visio等軟件;
4、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責任心強。
5、有相關大型文旅項目、公園管理工作經驗者優先。
第2篇 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審核員注冊工作職責與職位要求
職位描述:
1. 配合公司工作的要求履行本職工作;
2. 執行公司安排的審核任務,及時向相關人員反饋審核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積極配合解決問題;
3. 在審核工作中堅持審核原則,遵守審核員的行為規范和公司的各項規定,注意自己的言行,維護公司利益和形象。
職位要求
1. 具備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ccaa注冊審核員資格;
2. 持有有效的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
3. 不可同時持有專利代理人執業證書;
4. 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工作適應能力強;
5. 能滿足經常性出差需要。
第3篇 成本管理體系內部審核控制工作程序
成本管理體系內部審核控制程序
1、目的
為了查明成本管理體系實施結果是否達到了標準和手冊規定的要求,以便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采取糾正措施,使成本管理體系有效運行和得到保持。
2、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本公司成本管理體系的內部審核。
3、職責
3.1 體系負責人負責領導本公司成本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工作,任命審核組長,批準審核計劃,組織策劃審核方案。
3.2 成本部是內部審核控制的歸口管理部門,協助體系負責人進行審核方案的策劃,負責日常的內部審核工作。
3.3 審核組長負責編制審核計劃,具體組織審核組實施審核,編制審核報告,驗證和評價審核結果。
3.4 審核員負責編制檢查表和不符合項報告,實施現場審核,并對糾正措施的實施情況及效果進行跟蹤和驗證。
3.5 各受審核部門和單位負責配合審核,對不符合項制定糾正措施并實施,并對不符合項的糾正措施的實施效果負責。
4、工作程序
4.1 審核方案的策劃
4.1.1 體系負責人負責組織成本部及有關審核員對本公司成本管理體系的內部審核方案進行策劃。策劃的內容一般包括:
a)確定審核的頻次;
b)確定審核的目的;
c)確定審核的范圍;
d)確定審核的方法。
(不限于此)
4.1.2 審核方案策劃的依據:
a)審核的過程和區域的狀況和重要性;
b)以往審核的結果。
4.1.3 審核方案策劃的結果,可形成年度審核計劃(例行滾動式審核計劃),經體系負責人批準后實施。一般情況下,年度審核計劃應規定所涉及的受審核部門一年至少要覆蓋一次。
4.1.4 遇到下列情況時,應由體系負責人決定追加審核頻次并加大審核力度:
a)當成本管理體系運行有明顯問題或問題較多、嚴重程度較高時;
b)當成本目標沒有實現或無法實現時;
c)當外部市場環境發生變化時;
d)當成本管理體系標準和成本管理體系文件進行重大修改時;
e)當本公司管理體制和組織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時;
f)當發生成本事件時。
(不限于此)
4.1.5 審核方案在策劃時,應規定審核的頻次并針對每次審核分別規定審核的時間、進度、目的、范圍、依據、性質、方式和方法,并要求對每次審均應核編制審核計劃。
4.2 審核的基本目的
審核的基本目的是評價和確定成本管理體系與cca2102:2005成本管理體系標準的符合性以及實施和保持的有效性。
4.3 審核的準備
4.3.1 編制審核計劃
4.3.1.1 審核計劃應由體系負責人組織編制并批準,其基本內容包括:
a)審核的目的、范圍、依據、性質、原則和方法;
b)審核組的組成(包括:審核組長和審核組成員);
c)審核的要求;
d)審核的進度安排(時間表);
e)審核的方式等。
(不限于此)
4.3.1.2 審核計劃的發放應明確發放的范圍:
a)本公司高層領導;
b)所有受審核部門;
d)審核組成員。
4.3.2 組成審核組
4.3.2.1 由體系負責人任命審核組長,并指派審核組成員組成審核組。
4.3.2.2 審核組長和審核組成員必須是取得審核員資格的人員。審核人員不能審核自己的工作。
4.3.2.3 審核組長應明確各審核人員的職責,并按審核計劃進行組內分工。
4.3.3 收集并審閱文件
4.3.3.1 收集并審閱的文件包括:
a)成本管理體系標準;
b)成本管理手冊;
c)程序文件;
d)各種規章制度;
e)各種定額;
f)成本目標;
g)預算和成本計劃;
h)有關法律法規。
4.3.3.2 審閱文件的主要目的在于熟悉情況,掌握要求,做到心中有數,為下步實施現場審核做好依據性準備。同時檢查有關文件的符合性和相關性,若發現文件不符合,應予以記錄,且不能作為審核依據。
4.3.4 編制檢查表
4.3.4.1 審核員應根據分工和審核任務,各自編制檢查表或審核大綱,經審核組長批準后實施。
4.3.4.2 檢查表或審核大綱可視需要按部門編制,也可按要素編制,其檢查問題及樣本的多少,可視審核進度而定,檢查表或審核大綱的內容不得向受審核部門/單位或其人員透露。
4.3.5 通知受審核部門和單位約定審核時間
4.3.5.1 審核組長應在審核計劃規定的審核日期前3日通知受審核部門和單位,并約定審核時間,確定受審核部門和單位發言人和陪同人員,確保如期進行現場審核。
4.3.5.2 受審核部門接到審核通知后,應立即做好應審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人員、資料和現場等準備,確保審核順利進行。
4.3.5.3 審核組通知受審核部門后,也應做好現場審核記錄,不符合項報告等審核用表的準備和審核組長主持召開首、末次會議的準備。
4.4 審核的實施
4.4.1 召開首次會議:(會議時間一般控制在半小時左右)
a)首次會議由審核組長主持召開;
b)審核組全體成員和受審核部門和單位的領導、業務骨干及本公司高層領導參加;
c)與會人員必須簽到;
d)審核組長介紹審核組成員;
e)審核組長聲明與審核有關的事宜及時間安排;
f)審核組應做好記錄。
4.4.2 現場審核
4.4.
2.1 首次會議結束后,進行現場審核。審核組長應對審核過程進行全面控制,確保審核計劃和進度及審核的客觀性、公正性和獨立性,并做到審核氣氛平和,審核記律良好及審核結論恰當。
4.4.2.2 在現場審核過程中,審核員應通過交談、查閱文件、驗證記錄、觀察事實等活動,調查收集客觀證據,并做好《現場審核記錄》。
4.4.2.3 審核員應依據《檢查表》進行審核,一般不要偏離檢查表,但如果發現可能導致不符合的線索,雖然不在檢查表范圍內,也應予以進一步調查并記錄。
4.4.2.4 審核人員應將調查收集到的客觀證據,在研究和分析的基礎上,識別和確定不符合項,準確判定不符合的性質和嚴重程度,并逐項填寫《不符合項報告》,經審核組長審查和受審核部門和單位見證人簽字確認后生效。
4.4.2.5 審核組長應組織審核人員對審核結果進行匯總分析,找出薄弱環節,并提出糾正措施的建議、意見和/或要求。
4.4.3 編寫審核報告
4.4.3.1 內部審核報告,由審核組長或其指定的審核員編寫,經審核組長批準后,上報總經理和體系負責人并下發各受審核部門。
4.4.3.2 內部審核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
a)審核日期;
b)審核的目的、范圍和依據;
c)審核組成員(審核組長、審核員);
d)審核綜述(審核情況);
e)不符合項的分析;
f)糾正措施的建議、意見和/或要求;
g)審核結論意見。
(不限于此)
4.4.4 召開末次會議(會議時間一般控制在1小時左右)
a)末次會議由審核組長主持召開;
b)審核組全體成員和受審核部門和單位的領導、業務骨干及本公司高層領導參加;
c)與會人員必須簽到;
d)審核組長宣讀《內部審核報告》并逐項宣讀《不符合項報告》;
e)受審核部門領導表態發言;
f)體系負責人或總經理講話,并對不符合的糾正和改進提出要求;
g)審核組應做好記錄。
4.5 制定糾正措施
4.5.1 對審核組發出的《不符合項報告》,有關責任部門和單位應依據審核組提出的糾正措施的建議、意見和/或要求,組織分析不符合項產生的原因,并針對其原因逐一采取糾正措施,報體系負責人批準后實施。
4.5.2 糾正措施的實施期限一般不超過15天,責任部門和單位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不符合項的整改,特殊情況需要延長時間時,須經體系負責人批準。
4.5.3 審核組應對責任部門和單位糾正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跟蹤,并制定相應的跟蹤措施。跟蹤過程中如發現問題,審核組應及時向成本部或體系負責人報告,以便及時協調解決。
4.5.4 糾正措施完成后,審核組應對實施的結果進行驗證,做好記錄,并將驗證的結果向體系負責人報告。
4.6 年度總體評價
4.6.1 年度審核計劃完成后。由體系負責人組織成本部及有關部門和單位對本公司成本管理體系全年審核情況進行總體評價。
4.6.2 年度總體評價可采用以下方法:
a)利用《不符合項分布表》,研究和分析不符合項的分布情況,對各部門和單位產生的不符合項進行匯總分析,并將不符合項按嚴重程度進行分類。
b)對全年度內成本管理體系運行情況的審核結果,按部門和單位采用“打分法”進行動態分析、評價,并與上年度比較。
c)對糾正措施的完成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并計算出糾正措施完成情況相對數(%)和絕對數。
4.6.3 對上述分析評價的結果,應作為管理評審輸入的一部分。
4.7 追加的集中式審核
追加的集中式審核可按上述年度例行的滾動式審核程序執行。
4.8 審核記錄
內部審核記錄應由成本部按《記錄控制程序》規定進行控制。
5、相關/支持性文件
5.1《年度內部審核計劃》
5.2《審核計劃》
5.3《管理評審的規定》
5.4《記錄控制程序》
5.5《糾正措施控制程序》
6、記錄
6.1《首/末次會議簽到表》
6.2《首/末次會議記錄》
6.3《檢查表》
6.4《現場審核記錄》
6.5《不符合項報告》
6.6《不符合項分布表》
6.7《成本管理體系文件審查報告》
第4篇 物業公司質量體系文件管理工作程序
物業公司質量體系文件管理程序
1.0目的
對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予以控制,確保在使用時可獲得有關版本的適用體系文
件。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控制。
3.0職責
3.1總經理負責對公司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評審和批準。
3.2管理者代表負責對公司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總體控制。
3.3辦公室負責組織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建立、整理、發放、使用、保管以及更改控制。
3.4各部門負責管理本部門持有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并確保體系文件的有效使用。
4.0 過程識別
5.0 行為準則
a)文件應清晰,便于識別,發布前得到批準;
b)外來文件應識別并控制其發放;
c)使用文件場所都應得到相關文件的有效版本;
d)對作廢文件做出標識或隔離,防止非預期使用;
e)手冊(含程序)發布或換版時應先評審、批準后發布;
f)文件現行及更改狀態確??勺R別.
6.0 程序
6.1 文件分類
6.1.1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包含手冊、管理制度、技術文件、質量記錄表式等由辦公室負責組織編寫、修改和管理;
6.1.2 行政管理文件包括外來文件和本公司文件由辦公室報批并控制分發.
6.2 文件編目及標識
6.2.1 為確保文件的唯一性,公司做出規定:
a)質量手冊:鄭州-y*-2002表示:××市××公司質量手冊20**年版.每頁a-0表示a版第0次修改.
b)質量記錄:jl-8.3-01表示質量手冊中第8.3不合格的控制要素中第一個記錄.
6.3 文件控制
-編制文件應收集企業背景資料并按iso9000系列標準要求編審;
-所有支持體系過程的文件發布前得到批準,確保適應性;
-文件發放由主管部門登記編號并用分發/回收記錄控制發放;
-文件印制或復印應確保清晰、易于辨別,并注明其版本或修訂狀態;
-手冊管理執行質量手冊管理規定;
-主管部門擬列文件總清單,便于檢索和控制文件有效性;
-文件發放時在可能情況下及時收回作廢/失效文件,包括圖紙,確保使用場所持有文件的唯一性和有效性;
-用于參改的作廢文件或備用文件做出標識或單獨存放.
6.4 文件更改
6.4.1 質量手冊程序修改,由主管部門填寫《文件更改申請單》任管理者代表審核后報總經理批準,手冊修改量大可采取換頁、修改頁數超過三分之一應重新換版印發.換版應評審后由總經理批準.
6.4.2 技術文件、管理文件更改和換文由管理者代表或主管副總經理批準,如需改換文件修改部門,該部門應獲得文件編制的原背景資料.
6.5 文件使用與保管
1)文件領用時,領用人應在分發記錄上簽字;
2)文件分發范圍由主管領導審批;
3)文件使用中不得損壞、亂涂或私自修改,保證文件清晰易于識別;
4)妥善保管文件,放在通風、干燥、安全的地方;
5)文件可以是書面,如有條件也可使用電子媒體,但注意留有備份;
6)文件作廢銷毀應有管理者代表批準.
7.0 相關文件
7.1 記錄控制程序
7.2 管理策劃控制程序
7.3 產品實現策劃(施工組織設計)管理程序
8.0 記錄
8.1 文件發放回收記錄
8.2 部門要控文件清單
8.3 文件更修改申請單
第5篇 企業hse管理體系建立前準備工作
一、 企業hse管理體系建立前的準備工作
1、公司最高領導層為hse管理體系提供強有力的領導和正確的承諾
2、公司應有正確的健康、安全與環境方針和戰略目標
3、公司應形成高效運轉的hse管理組織機構,高層管理者應配置足夠的資源以確保健康、安全與環境體系有效地運行
4、公司對全體員工進行健康、安全與環境知識的宣傳,并對其崗位工作能力進行適當的培訓(包括知識、經驗和技能方面)
5、公司員工必須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
二 、企業開展hse管理體系主要遵循的七大要素
1、領導承諾
公司高層領導的決策和支持對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建立和實施的認可和正確的承諾。只有領導重視、全員重視,才能建立起一個有效的hse管理體系。
2、方針和目標
公司應遵守所在國家、當地政府和本企業有關健康、安全與環境的法律、法規和規定。
公司的建筑安裝hse方針和目標應有明確的成文文件,它應與其子公司的方針和目標保持一致,建立系統全面的體系文件。
戰略目標
公司應經常進行宣傳、教育和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健康、安全與環境意識和將hse管理工作貫穿于建筑安裝施工過程,使各種風險減到最低程度。
3、組織機構、資源和文件
公司應對實施健康、安全和環境所需的機構、責任、權力、義務的相互關系做出明確規定,并設一名管理者代表
高層管理者應分配足夠的資源以確保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有效地運行。公司應控制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文件,以確保這些文件與公司、部門和職能單位的活動相適應
4、評價和風險管理
公司應系統地確定危害和影響,它們有可能來自可使用的材料,應保持對已識別危害的風險和影響進行評價的程序
5、規劃(策劃)
公司在自己內部工作程序中應制定實現健康、安全與環境目標的實施表現準則的規劃,明確各級組織機構為實施目標和表現準則的責任
6、實施的監測
遵照健康、安全與環境方針應在計劃階段或更早階段制定工作程序和指南,開展活動和實施任務。公司應監測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有關情況,建立和保存相應結果記錄,有利于確保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有關持續改進。
7、審核和評審
公司應將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審核作為其業務管理的常規內容,以確定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的要素和活動與計劃安排相一致,是否被有效實施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有效性和符合性,公司的高層管理者應定期評審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及表現,以確保其適應性和有效性。
第6篇 成本管理體系記錄控制工作程序
成本管理體系記錄控制程序
1、目的
記錄是證實成本管理、成本水平和成本發生過程符合要求及成本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的證據性文件,對記錄進行控制是為了更有效地開展分析、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以及為保持和改進成本管理體系有效性提供信息。
2、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本公司與成本管理體系的運行和成本水平、成本發生過程的控制有關的所有記錄。
3、職責
3.1成本部是記錄控制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全公司成本記錄的策劃、建立以及對各部門和單位記錄的檢查、監督和指導的管理與控制。
3.2各部門和單位負責本部門和本單位記錄的管理與控制。
3.3實施記錄的有關人員應按規定填寫記錄,并對記錄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充分性負責。
4、工作程序
4.1記錄一般分為:
a)與成本管理體系運行有關的記錄;
b)與成本水平和成本發生過程控制有關的記錄。
4.2記錄表格的設計
4.2.1成本部應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對本公司成本管理體系運行和成本水平以及成本發生過程的控制都需要建立哪些記錄進行識別和策劃,并提出《記錄表格清單》。
4.2.2成本部負責制定《記錄表格設計規范》以確保全公司所有記錄表格的統一性和規范性。
4.2.3各部門和單位應依據《記錄表格清單》,結合本部門或本單位、本專業和成本管理活動實際的情況,按照《記錄表格設計規范》,自行設計記錄表格。表格設計完成后,其表格的形式及內容應報成本部進行審查,經審查通過后,成本部應形成全公司的《記錄表格樣冊》,各部門和單位應按樣冊規定的表式制備記錄表格。
4.2.4記錄表格的修改應執行4.2.3條規定,并調整《記錄表格樣冊》,作廢的記錄表格應全部收回。
4.3記錄的標識
4.3.1記錄應有唯一性的準確標識,以保持可追溯性。各部門和單位應按以下編號規則正確實施記錄的編號:
例:《文件發放登記表》的編號為:××3.4.2-01其中:××――××機械制造有限公司;3.4.2――cca2102:2005成本管理體系標準條款號;01――第1號記錄表。
4.3.2記錄的名稱應準確概括其活動內容,不得重名,各部門和單位在策劃和設計表格時應予以注意。
4.4記錄的填寫
4.4.1各部門和單位實施記錄的人員應認真填寫記錄,確保理解記錄表格中所要求的填寫內容,字跡應清晰可辨,所記錄的活動應真實、數據準確、記錄完整、全面、充分、記錄的傳遞、送達和收取應做到及時。
4.4.2記錄的填寫不得涂抹、省略。
4.4.3記錄不許修改,但可勘誤。
4.5記錄的貯存
4.5.1記錄的貯存應有適宜的貯存條件,做到專柜存放,專人管理,并建立《記錄保管臺帳》。
4.5.2記錄的貯存應有防潮、防盜、防火、防霉爛、防蟲蛀等措施。
4.6記錄的檢索
4.6.1對歸檔保存或以其他方式保存的記錄應進行編目和分類,便于檢索,查閱時應易查找,借閱時應辦理借閱手續。
4.6.2當公司外部組織(包括:政府機構、行業協會、上級主管部門、顧客等)要求提供記錄時,應在商定的期限內按時向其代表提供所要查閱的記錄。
4.7記錄的保護
各部門和單位應保護好記錄,妥善保管,確保不丟失、損壞和變質。
4.8記錄的保存限期
4.8.1上級有規定或有要求的按上級規定或要求的保存期限執行。
4.8.2供方的評價記錄應保存到與其終止合同為止。
4.8.3成本管理體系運行的記錄一般保存3-5年。
4.8.4與會計有關的記錄按會計制度執行。
4.8.5記錄具體的保存限期應由成本部根據本公司產品特點、法規要求及合同要求另行規定。
4.9記錄處置
成本部對已超過保存期限或已作廢的記錄,應及時收回并銷毀。銷毀時應辦理審批手續,做好記錄,按規定的方式和程序進行銷毀,并注意防止保密內容的泄露。
4.10國家及行業規定的記錄表格,應按其有關規定執行。
5、相關/支持性文件
5.1《記錄表格設計規范》
6、記錄
6.1《記錄保管臺帳》
6.2《記錄表格清單》
6.3《記錄借閱登記表》
6.4《記錄表格的建立和修改審批表》
第7篇 體系認證管理員工作職責與職位要求
職位描述:
1.負責統籌組織公司各類管理體系項目的認證與監督審核工作;
2.負責編制制定體系管理年度工作計劃、內審計劃、管理評審計劃并實施;
3.負責統籌并組織各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制、修改工作;
4.負責統籌公司各體系內審員的資質認定及資格證書備案工作
5.負責與外部審核機構審核工作的溝通、協調;
職位要求:
1.有較強的溝通能力,文件編寫能力和辦公軟件計算機使用能力
2.有軍標/核電/質量/環保/安全等專業知識
3.有機械生產企業的生產制造與管理經驗
4.從事過機械制造、測量管理體系、精益制造的體系或項目建設與審核工作者優先
第8篇 物業公司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工作程序
物業公司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程序
1 目的
驗證質量管理體系是否符合標準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地保持、實施和改進。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質量管理體系所覆蓋的所有區域和所有要求的內部審核。
審核是為獲得審核證據并對其進行客觀的評價,以確定滿足審核準則的程度所進行的系統的、獨立的并形成文件的過程。
3 職責
3.1總經理
a)批準組織年度內審計劃和審核實施計劃;
b)批準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報告;
3.2管理者代表
a)全面負責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工作;
b)選定審核組長及審核員,并審核年度內審計劃、每次的審核實施計劃和內部質量體系審核報告。
3.3 物業部
a)編寫《年度內審實施計劃》并負責組織實施;
b)組織、協調內審活動的展開。
3.4 內審組長
a)編制、實施本次內審計劃;
b)編寫內審報告。
4 程序
4.1 年度內審計劃
4.1.1根據擬審核的活動和區域的狀況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審核的結果,由物業部負責策劃各部門全年審核方案,編制年度內審計劃,確定審核的范圍、頻次和方法,經管理者代表審核,總經理批準。每年內審至少一次,并要求覆蓋本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另外出現以下情況時由管理者代表及時組織進行內部質量審核:
a)組織機構、管理體系發生重大變化;
b)出現重大質量事故,或用戶對某一環節連續投訴;
c)法律、法規及其他外部要求的變更;
d)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審核之前;
e)在質量認證證書到期換證前。
4.1.2年度內審計劃內容
a)審核目的、范圍、依據和方法;
b)受審部門和審核時間。
c)審核組成員及分工安排。
4.1.3根據需要,可審核質量體系覆蓋的全部要求和部門,也可以專門針對某幾項要求或部門進行重點審核;但全年的內審必須覆蓋質量管理體系全部要求。
4.2審核前的準備
4.2.1管理者代表任命內審組長和內審組員。內審應由與受審部門無直接關系的內審員負責。
4.2.2由內審組長策劃審核并編制本次《審核實施計劃》,交管理者代表審核,總經理批準。計劃的編制要具有嚴肅性和靈活性,其內容主要包括:
a)審核目的、范圍、方法、依據;
b)內部審核的工作安排;
c)審核組成員;
d)審核時間、地點;
e)受審部門及審核要點;
f)預定時間,持續時間;
g)開會時間;
h)審核報告分發范圍、日期;
i)評審綜述;
j)評審工作文件 ;
k)審核的日程安排。
4.2.3在了解受審部門的具體情況后,內審組長組織編寫《審核檢查記錄表表》,內審檢查要詳細列出審核項目、依據、方法,確保無要求遺漏,審核能順利進行。
4.2.4內審組長于內審前5天將內審計劃通知受審部門,受審部門對內審時間如有異議,應在內審前三天通知內審組長。
4.2.5內部質量體系審核員應經質量體系認證咨詢機構培訓、考核合格后方能擔任。
4.2.6審核組重點收集與受審部門質量活動有關的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等文件,并以有關質量保證標準、質量手冊、合同和有關的法律的功能為依據對這些文件進行審閱。
4.2.7編制《質量審核檢查表》要對照質量標準和企業的質量手冊的要求,結合受審部門的特點,針對重要質量要素,選擇典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抽樣檢查。
4.3內審的實施
4.3.1首次會議
a)參加會議人員:公司領導、內審組成員及各部門負責人,與會者簽到.并由物業部保留會議記錄。審核組長主持會議。
b)會議內容:由組長介紹內審目的、范圍、依據、方式、組員和內審日程安排及其他有關事項。
4.3.2現場審核
a)內審組根據《審核檢查記錄表》對受審部門的程序和文件執行情況進行現場審核,將體系運行效果及不符合項詳細記錄在檢查表中。
b)內審組長需每日召開內審會議,全面了解該日內審情況,對《不符合項報告單》進行核對。
c)內審時審核員要公正而又客觀地對待問題。
4.3.3 審核報告
4.3.3.1現場審核后,審核組長召開審核組會議,綜合分析、檢查結果,依據標準、體系文件及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必要時還要依據與顧客簽定的合同要求,確認不合格項,并發出不符合報告給相關部門領導確認后,由相關部門分析原因,制定糾正措施,經審核員確認后實施糾正,審核員負責對實施結果跟蹤驗證,并報告驗證結果。
4.3.3.2審核組填寫《不合格項分布表》,記錄不合格分布情況。
4.3.3.3現場審核后一周內,審核組長完成《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報告》,交管理者代表審核,總經理批準。
審核報告內容:
a)審核目的、范圍、方法和依據;
b)審核組成員、受審核方代表名單;
c)審核計劃實施情況總結;
d)不合格項分布情況分析、不合格數量及嚴重程度;
e)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f)對公司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符合性結論及今后應改進的地方。
4.3.4未次會議
a)參加人員:領導層、內審組成員及各部門領導,與會者簽到,并由物業部保留會議記錄。審核組長主持會議。
b)會議內容:內審組長重申審核目的,宣讀不符合報告;宣讀《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報告》;提出完成糾正措施的要求及日期;由總經理講話。
c)由物業部發放《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報告》到各相關部門。本次內審結果要提交公司管理評審。
d)審核組應定期跟蹤驗證糾正/預防措施是否按計劃實施,以及糾正措施的效果是否能達到預期目標,并形成文件。
5 相關文件
5.1《改進控制程序》。
5.2《管理評審控制程序》。
>
6.1《年度內審計劃》。
6.2《審核實施計劃》。
6.3《審核檢查記錄表》。
6.4《不合格項報告單》。
6.5《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報告》。
6.6《內審首(未)次會議簽到表》。
第9篇 成本管理體系事件不符合控制工作程序
成本管理體系事件和不符合控制程序
1、目的
為了確保成本事件和不符合得到識別和控制,及時、迅速地糾正和處置成本事件及不符合以減少成本損失,防止成本事件和不符合的重復發生,確保本公司成本水平和成本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和保持。
2、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本公司的成本事件、成本水平不符合和成本管理體系活動不符合。
3、職責
3.1總經理負責組織成本事件的響應和處理。
3.2體系負責人負責組織嚴重不符合的評審和處置。
3.3成本部是成本事件和不符合控制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組織一般不符合的評審和處置,并對不符合的處置實施過程進行檢查和監督。
3.4責任部門和單位負責不符合處置的具體實施。
4、工作程序
4.1事件和不符合的分類:
4.1.1成本事件可分為內部成本事件和外部成本事件。
4.1.1.1本公司的內部成本事件一般包括:
a)人身和財產安全事故;
b)產品質量事故;
c)設備機損事故;
d)環境事故;
d)火災;
e)突然斷電;
f)重大勞資糾紛或人員(人才)嚴重流失;
g)決策嚴重失誤;
h)壞帳損失;
i)超儲積壓;
j)應收帳款陳欠過多,時間很長;
k)內部治安事件。
(不限于此)
4.1.1.2本公司外部成本事件一般包括:
a)材料價格上漲;
b)能源價格上漲;
c)顧客索賠;
d)罰沒款;
e)法律訴訟;
f)顧客流失,市場份額急劇減少;
g)自然災害;
h)供方緊急漲價;
i)材料和能源突然短缺;
j)法律法規緊急限制;
k)相關方緊急限制;
l)緊急停電、斷電、限電;
m)市場環境和顧客要求發生變化;
n)外部治安事件;
(不限于此)
4.1.2本公司的不符合可分為嚴重不符合和一般不符合。
4.1.2.1嚴重不符合一般包括:
a)成本高于目標值20%以上;
b)成本管理體系系統性的不符合;
c)成本管理體系區域性的不符合;
d)高層領導產生的不符合(包括未實施管理評審);
e)未開展降低成本活動;
f)未按消耗定額領料/發料;
g)未編制成本費用預算;
h)未滿足法律法規要求;
i)未制定或不完善成本事件的應急和響應預案;
j)未規定或缺少成本管理職責;
k)對重大浪費和損失不考核;
l)嚴重違反或偏離成本方針;
m)對潛在的成本事件和不符合未采取預防措施;
n)對成本事件和嚴重不符合未采取糾正措施;
o)未實施改進的安排和部署。
(不限于此,其他可按檢查或審核人員現場判定為準)
4.1.2.2一般不符合:除嚴重不符合外的不符合均屬一般不符合。
4.2不符合的評審和處置
4.2.1當成本管理體系運行和成本發生過程出現一般不符合時,應由成本部或其責任部門和單位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評審,并做出處置決定,經體系負責人批準后,由責任部門和單位組織實施糾正,成本部應跟蹤、監督檢查并驗證糾正的結果。
4.2.2當成本管理體系運行和成本發生過程出現嚴重不符合時,成本部應立即向體系負責人報告,由體系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人員進行評審,并做出處置決定,由責任部門和單位組織實施糾正,成本部跟蹤、監督檢查并驗證糾正的結果。
4.2.3對不符合的評審,應采用會議方式或會簽方式進行。若采用會議方式,與會人員必須簽到,有關部門和單位應做好《不符合評審記錄》,有關部門及公司領導應在《不符合評審記錄》中簽署意見并簽字確認。
4.2.4不符合的評審記錄,由成本部負責歸檔保存。
4.2.5對不符合進行評審后,責任部門和單位必須依據評審結果予以處置和糾正,并且應在糾正后再次驗證其是否符合規定要求或滿足預期的要求。
4.2.6對不符合進行處置后,針對不符合產生的原因,責任部門和單位必須按《糾正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制定和實施糾正措施,以消除不符合產生的原因,防止不符合的重復發生。
4.3成本事件的評審、響應和處置
4.3.1當本公司出現成本事件時,總經理應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及時響應,迅速啟動實施預案對成本事件進行應急處置,事件主管部門應跟蹤、監督檢查并驗證處置的結果。
4.3.2成本事件能產生成本風險,對成本事件的預警和響應等控制應按《成本風險控制程序》執行。
4.3.3當沒有制定預案的成本事件發生時,有關責任部門和單位應立即向主管部門和成本部報告,對重大事件也可直接向體系負責人或總經理或主管高層領導報告,體系負責人應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對成本事件進行評審(除緊急情況外可容許評審的事件),并做出處置決定,由責任部門和單位組織實施,事件主管部門應跟蹤、監督檢查并驗證處置的結果。
4.3.4對成本事件的評審,應采用會議方式進行,與會人員必須簽到,有關部門和單位應做好《成本事件評審記錄》,有關部門及公司領導應在《成本事件評審記錄》中簽署意見并簽字確認。
4.3.5成本事件的評審記錄,由成本部負責歸檔保存。
4.3.6對成本事件進行處置后,事件主管部門應組織有關責任部門和單位進行調查和報告,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按《糾正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制定和實施糾正措施,以消除成本事件產生的原因,防止成本事件的再發生。
5、相關/支持性文件
5.1《糾正措施控制程序》
5.2各種預案
5.3《成本風險控制程序》
6、記錄
6.1《不符合評審記錄》
6.2《成本事件評審記錄》
第10篇 礦山生產運營經理體系管理+成本分析工作職責與職位要求
職位描述:
工作職責:
1.在礦業運營總監的直接領導下,全面負責集團礦業板塊及石場生產運營管理工作。
2.負責檢查、監督集團下屬企業完成生產計劃及經營目標完成。
3.負責匯總集團下屬企業成本、產量、質量、消耗等數據。
4.配合建立健全各項運營管理制度、考核、臺賬、報表。
5 .負責制定kpi 考核指標,提交差異分析報告。
6.負責制定業務知識培訓計劃,定期對生產作業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提高管理人員業務素質。
職位要求:
學歷及資格證書:大專以上學歷、駕駛證
1、有大型露天開采礦山從業經歷,擔任集團同等職位3年以上,熟悉礦山生產成本管理工作,對篩分破碎生產線有一定了解;
2、對數據敏感,有成本分析能力,為生產管理提供有效建議;
3、有年采剝能力1000萬噸以上的大型露天礦山或花崗巖骨料行業從業經驗優先;
4、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勤奮愛崗;
5、熟練使用辦公軟件。
職業發展:集團總部礦業運營管理中心生產運營經理——運營總監——生產運營總經理
第11篇 qdms質量體系文件管理專員工作職責與職位要求
職位描述:
職責描述:
responsibility
control of all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documentation and internal/external engineering specifications, bom and drawings, including
· format control and maintain of qms documents
· uploading qms documents to intranet, release and distribution process follow up
· control of engineering specifications, bom and drawings
· release and maintain bom information in erp system
support the quality system manager in the improvement of processes
assure implementation of corporate part number standards
collect and administrate technical standards, e.g. gb and din standards
support in internal audit
support in monthly non-financial kpi data collection
other assistant tasks assigned by manager
職位要求:
qualifications
· bachelor degree or equivalent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 proficient in both written and spoken english
· proficiency in microsoft office software
· major in engineering is a plus
· strong organizational skills and ability to review/update processes/procedures
第12篇 iso管理體系主管工作職責與職位要求
職位描述:
1、負責公司體系文件的管理、記錄、修改工作;
2、負責收集各部門管理體系運行情況,就運行情況提出改進建議;
3、負責有關質量方面資料的收集和歸檔管理;
4、負責部室質量文件起草工作;
5、負責協助開展管理體系的內部審核及管理評審工作;
6、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職位要求:
1、大專及以上,物業、房地產、行政管理等管理相關專業;
2、具備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團隊意識,具有較強的執行力;
3、具備一定公文寫作水平,熟練使用相關辦公軟件;
4、兩年以上物業、市政管理或品質管理等工作經驗;
5、熟悉iso管理體系運行和維護。
薪酬與福利:
1、實行5天8小時工作制,9:00--17:30;
2、享受國家法定節假日,年休假、婚假、產假、看護假等帶薪假期;
3、完善的薪酬體制:根據公司經營發展情況和個人工作績效進行年度的績效評估與薪酬調整;
4、福利:完善的社會保險、公積金福利;
5、學習與培訓:提供專業培訓機制,職業生涯規劃等;
6、工作環境:我們一直倡導人性化的辦公場所,在這里您能感受到舒適的自然環境與優質的辦公設施給您工作效率來的提升。
上班地點: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