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是什么意思
健康意味著一個人的身體、精神和社會狀態良好。
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而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解釋,健康不僅指一個人是否生病或身體虛弱,還指一個人的身體、心理和社會完整性。現代健康學者宋一夫率先提出“先養心后養生”的理論,表明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等重要,是近代較為完整的科學健康觀。
因此,現代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和環境健康。
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
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
健康是一種心態。
什么是身體健康的標準
健康標準——身體健康十大標準——世界衛生組織身體健康十大標準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健康十大標準:1。有足夠的精力應對日常生活的壓力,從容工作。
2、樂觀向上,態度積極,愿意承擔責任,對事務細節不挑剔。
3.好好休息,睡個好覺。
4.適應能力強,能夠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普通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適當,身體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發炎。
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
9.頭發有光澤,沒有頭皮屑。
10.肌肉和皮膚有彈性,走路很方便。
身體健康的概念
1.身體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是指一個人身體完整、精神健全、具有良好社會適應能力的狀態,而不僅僅是他沒有患病。”世衛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身體、精神和社會完全健康的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2.身體健康的標準:1。精力充沛,不緊張,不容易疲勞。2.樂觀,積極,愿意承擔責任,工作效率高。3.好好休息,好好睡覺。4.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5.抗病能力強。體重適中,勻稱,和諧。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8、牙齒清潔,無病牙,顏色正常。9、頭發有光澤,沒有頭皮屑。10、肌肉飽滿,彈性好,行走方便。3、心理健康標準:我國著名心理學家王登峰根據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詳細總結提出了幾篇關于心理健康的文章。
2.接納他人,善待他人。
3.熱愛生活,愿意工作。
4.面對現實,接受現實,適應現實,改變現實。
5.能夠協調控制情緒,心情愉快。
6.和諧完整的人格。
7.正常智力。
8.心理行為與年齡特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