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操作規程 > 操作規程

      壓力容器操作規程(十二篇)

      發布時間:2023-12-29 08:30:06 查看人數:20

      壓力容器操作規程

      第1篇 壓力容器操作規程

      一.總則

      1.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必須取得當地質監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件》后,方可獨立承擔壓力容器操作。

      2.壓力容器操作人員要熟悉本崗位的工藝流程,有關容器的結構、類別、主要技術參數和技術性能,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掌握處理一般事故的方法,認真填寫有關記錄。

      3.壓力容器要平穩操作,容器開始加壓時,速度不易過快,要防止壓力的突然上升。

      4.壓力容器嚴禁超溫超壓運行。發現溫度,壓力異常時,應及時停機檢查。排除故障方可重新開機。

      5.嚴禁帶壓拆卸壓緊螺栓。維修時必須停機、排氣卸壓后方可進行。

      二.日常操作和維護保養

      1.嚴格按照壓力容器操作規程。

      2.開始操作前,應首先檢查汽(氣)閥、儲氣罐、管道、用汽(氣)設備、及安全附件是否良好。

      3.堅持壓力容器日巡檢制度,儲氣罐每日排水一次,及時發現不正常狀態,并采取相應措施調整和排除。

      4.隨時檢查壓力容器及相關管道和附件,及時處理“跑、冒、漏”現象。

      5.每月應對安全閥進行全面檢查。手動排氣以防閥芯與閥座粘死卡死。

      6.安全閥每年至少校驗一次。

      7.發現下列情況時,必須及時更換安全閥:

      (1)安全閥的閥芯和閥座密封不嚴且無法修復的。(2)安全閥的閥芯和閥座粘死或彈簧嚴重腐蝕、生銹的。

      8.保持壓力表潔凈,隨時注意壓力表的工作情況。有下列情況時,及時更換壓力表:(1)無壓力時,指針不能歸零的。(2)表盤玻璃破裂或表盤刻度模糊不清的。(3)封印損壞或超過校驗有效期的。(4)壓力表指針松動或斷裂的。(5)有其它影響壓力表準確指示的其它缺陷的。

      9.壓力表至少每年交計量部門校驗一次。

      第2篇 壓力容器、管道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公司各項規章制度,精心操作,確保壓力容器及管道安全運行;

      2.嚴格按照設定的工藝參數操作,開閥通氣,隨時注意觀察壓力、溫度等參數變化情況;

      3.定時檢查壓力表、溫度表、減壓閥、安全閥等表件情況,發現損壞不靈等情況及時更換;

      4.做好設備、管道的維修保養工作和運行記錄;

      5.及時正確地按照安全操作規程處理運行中的設備故障,對有異常現象危急安全時,應采取緊急停用措施,并報告有關領導;

      6.遇到有礙設備安全運行的違章操作,應立即制止或向領導報告。

      7.定期清理打掃,保持設備的清潔衛生;

      8.在容器、管道附近動火,必須請示,開具動火證,并注意安全;

      9.嚴密監視壓力表,避免超壓,并嚴防操作失誤引起超壓。

      第3篇 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水壓試驗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⒈ 試驗人員須做到持證上崗,并按規定穿戴好勞保用品。被試驗的容器、管道應經過有關部門審批,且制定完備的試驗方案。

      ⒉ 試驗前,必須按有關規定做好以下準備、檢查工作,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進行試驗:

      ⑴試驗用水必須潔凈,水溫要高于5 ℃,否則要采取防凍措施;氧氣專用容器、管道的試驗用水應無油脂;

      ⑵ 采用的壓力表必須經校驗,且精度不低于1.5 級,量程應為試驗壓力的兩倍適宜;在試驗容器、管段系統中壓力表不得少于兩塊;未經檢驗合格和鉛封的壓力表不準使用;

      ⑶ 應檢查水泵是否完好,水泵與試驗場地連接管是否暢通;容器專用的試驗場地應設 2米高的護板,保證有足夠的強度;管道試驗有必要時要先制作支撐加固;

      ⑷ 不參與試驗的設備或管線、儀表應用盲板隔離或拆除后暫以短管相連,并有明顯標記和記錄,以便試驗后能拆除復位;

      ⑸ 檢查各電器開關、線路是否完好;行燈電壓不準超過36伏,并應用防水線,所有電器接觸應良好;

      ⑹ 試驗前,應檢查安全閥、校對壓力表,保持完好;容器、管道各連接部位的緊固螺栓,必須裝配齊全,緊固妥當;

      ⑺高壓容器試驗,必須有防護措施,以防發生意外。水壓場地應用醒目字寫上“高壓試驗”、“禁止入內”的警示標志。

      ⒊ 水壓試驗時,工作場地禁止無關人員進入,試驗人員不得進行其它工作。水壓試驗的壓力應為容器、管道設計壓力的1.25倍。 ⒋ 在同一試驗場地,不準兩容器同時試驗。向容器、管道充水時,必須將空氣排凈后,再進行升壓。

      ⒌灌水、升壓、檢查程序:

      ⑴往容器、管道系統內灌水時,應打開各高處的閥門,水由下部向上部充灌,以利排氣。待水灌滿后,關閉進水閥門,間隔一段時間后再向系統內補灌一次水,確認空氣排凈后,將進水和排水閥門全部關閉,然后用試壓泵加壓;

      ⑵ 試驗升壓應緩慢,加壓到容器、管道設計壓力時,確認無泄漏后再繼續升至試驗壓力;根據容積、管徑大小保壓10~30分鐘,然后降到設計壓力進行檢查;

      ⑶ 水壓試驗后,容器、管道無泄漏、無可見的異常變形,試驗過程中無異常的響聲、壓力表指針不下降即認為試驗合格。

      ⒍試驗時,絕不允許跳躍式的增壓,降壓時應平穩逐漸地降低,以防止水壓沖擊而破壞管接頭的密封。

      ⒎試壓過程中若發現焊縫、接口等處泄漏,應及時作出明顯標記,泄壓后進行修理,嚴禁帶壓修理。泄漏或其它缺陷消除后,應重新試驗,直至全部合格。

      ⒏ 水壓試驗時應認真觀察,注意容器、管道形狀的變化。發現異常現象,立即停止試驗。

      ⒐試壓合格后,應將容器、管道內的水全部放凈,并排至合適的地方,不允許就地隨意排放,并注意安全。

      ⒑ 當容器、管道承壓時,試驗人員不準離開工作崗位。禁止在帶壓狀態下進行捻縫、焊接、敲打、緊固等工作。

      ⒒ 水壓試驗用的壓力表應妥善保管,不得亂放,以保持其靈敏、準確、可靠。

      ⒓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試驗合格后,應按有關規定出具水壓試驗報告。

      第4篇 壓力容器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壓力容器操作工必須持“證”方可獨立操作。操作人員應熟悉設備及容器技術特性、結構、工藝流程、工藝參數、可能發生的事故和應采取的防范措施、處理方法。

      2.設備運行啟動前應巡視,檢查設備狀況有否異常;安全附件、裝置是否符合要求,管道接頭、閥門有否泄漏,并查看運行參數要求,操作工藝指標及最高工作壓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溫度的規定,做到心中有數。當符合安全條件時。力可啟動設備,使容器投入運行。

      3.容器及設備的開,停車應分段分級緩慢升、降壓力,也不得急劇升溫或降溫。工作中應嚴格控制工藝條件,觀察監測儀表或裝置,附件,嚴防容器超溫、超壓運行。

      對于升壓有壁溫要求的容器,不得在壁溫低于規定溫度下升壓。對液化氣體容器,每次空罐充裝時,必須嚴格控制物料充裝速度,嚴防壁溫過低發生脆斷,嚴格控制充裝量,防止滿液或超裝產生爆炸事故。對于易燃、易爆,有毒害的介質,應防止泄露、錯裝,保持場所通風良好及防火措施有效。

      4.對于有內襯和耐火材料襯里的反應容器,在操作或停車充氮期間,均應定時檢查壁溫,如有疑問,應進行復查。每次投入反應的物料,應稱量準確,且物料規格應符合工藝要求。

      5.工作中,應定時、定點、定線、定項進行巡回檢查。對安全閥、壓力表、測溫儀表、緊急切斷裝置及其它安全裝置應保持齊全、靈敏、可靠,每班應按有關規定檢查,試驗。有關巡視,檢查、調試的情況應載入值班日記和設備缺陷記錄。

      6.發生下列情況之一者,操作人員有權采取緊急措施停止壓力容器運行,并立即報告有關領導和部門:

      (1)容器工作壓力,工作溫度或壁溫超過許用值,采取各種措施仍不能使之正常時;

      (2)容器主要承壓元件發生裂紋、臌包、變形、泄漏,不能延長至下一個檢修周期處理時;

      (3)安全附件或主要附件失效,接管端斷裂,緊固件損壞難以保證安全運行時;

      (4)發生火災或其它意外事故已直接威脅容器正常運行時。

      7.壓力容器緊急停用后,再次開車,須經主管領導及技術總負責人批準,不得在原因未查清、措施不力的情況下盲目開車。

      8.壓力容器運行或進行耐壓試驗時,嚴禁對承壓元件進行任何修理或緊固、拆卸、焊接等工作。對于操作規程許可的熱緊固、運行調試應嚴格遵守安全技術規范。

      容器運行或耐壓試驗需要調試,檢查時,人的頭部應避開事故源。檢查路線應按確定部位進行。

      9.進入容器內部應做好以下工作:

      (1)切斷壓力源應用盲板隔斷與其連接的設備和管道,并應有明顯的隔斷標記,禁止僅僅用閥門代替盲板隔斷。斷開電源后的配電箱、柜應上鎖,掛警示牌;

      (2)盛裝易燃、有毒、劇毒或窒息性介質的容器,必須經過置換、中和、消毒、清洗等處理并監測,取樣分析合格;

      (3)將容器人、手孔全部打開,通風放散達到要求。

      10.對停用和備用的容器應按有關規定做好維護保養及停車檢查工作。必要時,操作者應進行排放,清洗干凈和置換。

      第5篇 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安全操作規程

      1.公司規定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精心操作確保壓力容器及管道安全運行。

      2.按工藝要求執行養護參數,開閥通氣,隨時注意觀察壓力、溫度等參數變化情況。

      3.定時檢查壓力表、溫度表、減壓閥、安全閥等表件情況,發現損壞不靈等情況及時更換。

      4.做好運行記錄和設備本體、輔機、散熱片、管道等的維修保養工作。

      5.及時正確地按照安全操作規程處理運行中的設備故障,對有異常現象危急安全時,應采取緊急停用措施,并報告有關領導。

      6.明確水質標準。定期除垢,保證水合格。

      7.遇到有礙設備安全運行的違章指揮,有權拒絕執行或向當地壓力容器、安全監督機構報告。

      8.認真清理打掃,保持設備的清潔衛生。

      9.在分汽缸、管道附近注意安全,防止燙傷。

      10.嚴密監視壓力表,避免超壓,防止因操作失誤引起超壓。

      11.違反每條者,將對相關人員記過一次,三次者調離崗位。

      第6篇 瑞能煤業壓力容器安全操作規程

      瑞能煤業壓力容器安全操作規程

      瑞能煤業壓力容器安全操作規程

      容器安全操作的一般要求

      (1)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必須取得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壓力容器操作人員資格證》后,方可獨立承擔壓力容器的操作。

      (2)壓力容器操作人員要熟悉本崗位的工藝流程,有關容器的結構、類別、主要技術參數和技術性能,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掌握處理一般事故的方法,認真填寫有關記錄。

      (3)壓力容器要平穩操作。容器開始加壓時,速度不易過快,要防止壓力的突然上升。高壓容器或工作溫度低于0℃的容器,加熱或冷卻都應緩慢進行。盡量避免操作中壓力、溫度的突然變化。

      (4)壓力容器嚴禁超溫、超壓運行。隨時檢查安全附件的運行情況,保證其靈敏可靠。

      (5)嚴禁帶壓拆卸壓緊螺栓。

      (6)堅持容器運行期間的巡回檢查,及時發現操作中或設備上出現的不正常狀態,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或消除。

      (二)壓力容器的運行操作

      1、壓力容器的投運

      (1)做好投運前準備工作。

      壓力容器投運前要對容器及其裝置進行全面檢查驗收,檢查容器極其裝置的設計、制造安裝、檢修等質量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法規和標準的要求,檢查安裝裝置是否齊全、靈敏、可靠以及操作環境是否符合安全運行的要求;操作人員了解設備,熟悉工藝流程和工藝條件,認真檢查本崗位壓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的完善情況,在確認容器投入正常運行后,才能開工。

      (2)壓力容器的開工

      開工過程中,要嚴格按工藝和操作規程操作。

      (3)壓力容器進料。

      壓力容器及其裝置在進料前要關閉所有的放空閥門。在進料過程中,檢查防止物料泄露或走錯方向。在調整工況階段,應注意檢查閥門的開啟度是否合適。

      2、運行中工藝參數控制

      (1)使用壓力和使用溫度的控制。

      壓力和溫度是壓力容器使用過程中的兩個主要工藝參數。使用壓力控制的主要要點是控制其不超過最高工作壓力;使用溫度控制的主要要點是控制其極端工作溫度,高溫下主要控制最高工作溫度,低溫下控制最低工作溫度。

      (2)要防止介質對容器的腐蝕,必須嚴格控制介質的成分、流速、溫度、水分及ph值等工藝指標,以減小腐蝕速度,延長使用壽命。

      (3)工藝上要求間斷操作的容器,要盡量做到壓力、溫度的平穩升降,盡量避免突然停車,同時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頻繁加壓和泄壓。對要求壓力、溫度穩定的工藝過程,則要防止壓力的急劇升降,使操作工藝指標穩定。

      3、壓力容器的停止運行

      由于容器及設備要進行定期檢驗、檢修、技術改造,或因原料、能源供應不及時,或因容器本身要求采用間歇式操作工藝的方法等正常原因而停止運行,均屬正常停止運行。

      為保證停工過程中操作人員能安全合理地操作,保證容器設備、管線、儀表等不受損壞,首先應編制停工方案。包括:停工周期;容器及設備內剩余物料的處理;停工檢修的內容、要求、組織措施及有關制度。

      對于高溫下工作的壓力容器,應控制降溫速度,避免因為急劇降溫使容器殼壁產生疲勞現象和較大的收縮應力,嚴重時會使容器產生裂紋、變形、零件松脫、連接部位發生泄露等現象,以致造成重大事故;對于貯存液化氣體的容器,必須先降溫,才能實施降壓;停工階段的操作應更加嚴格、準確無誤。開關閥門操作動作要緩慢、操作順序要正確;應清除干凈容器內的殘留物料;停工操作期間,容器周圍應杜絕一切火源。

      壓力容器運行中遇到下列情況時應立即停車運行:容器的工作壓力、介質溫度或器壁溫度超過許用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容器的主要承壓部件出現裂紋、鼓包、變形、泄露等危及安全的缺陷;容器的安全裝置失效,連接管斷裂,緊固件損壞,難以保證正常運行;發生火災直接威脅到容器的安全運行 ;容器液位失去控制,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高壓容器的信號孔或警告孔泄露。

      壓力容器運行過程中需緊急停止運行時,操作人員應立即采取措施。首先,迅速切斷電源,使向容器內輸送物料的運轉設備停止運行,同時聯系有關崗位停止向容器內輸送物料;然后,迅速打開出口閥,泄放容器內的氣體或其他物料,使容器壓力降低,必要時打開放空閥,把氣體排入大氣中。

      (三)容器運行期間的檢查

      壓力容器運行期間的檢查的內容包括工藝條件、設備狀況以及安全裝備等方面。

      1、工藝條件等方面的檢查

      主要檢查操作壓力、操作溫度、液位是否在安全操作規程規定的范圍內;檢查工作介質的化學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2、設備狀況方面的檢查

      主要檢查壓力容器各連接部位有無泄露、滲漏現象;容器有無明顯的變形、鼓包;容器有無腐蝕以及其他缺陷或可疑跡象;容器及其連接管道有無震動、磨損等現象;基礎和支座是否松動,基礎有無下沉不均勻現象,地腳螺栓有無腐蝕等。

      3、安全裝置方面的檢查

      主要檢查安全裝置以及與

      安全有關的器具(如溫度計、計量用的衡器及流量計等)是否保持完好狀態。

      二、壓力容器的維護保養

      (一)壓力容器設備的完好標準

      1、容器運行正常,效果良好

      2、各種裝備及附件完整,質量良好。

      (二)容器運行期間的維護和保養

      1、保持完好的防腐層

      2、經常檢查容器的緊固件和緊密封狀況,保持完好,防止產生“跑、冒、滴、漏”。

      3、對壓力容器定期進行檢查、實驗和校正,發現不準確或不靈敏時,應及時檢修和更換。容器上安全裝置不得任意拆卸或封閉不用。

      4、盡量減少與消除壓力容器的震動

      (三)容器停用期間的維護保養

      1、停止運行尤其是長期停用的容器,一定要將其內部介質排除干凈。要注意防止容器的“死角”內積存腐蝕性介質。

      2、要經常保持容器的干燥和清潔,并保持容器及周圍環境的干燥。

      3、要保持容器外表面的防腐油漆等完整無損。要注意保溫層下和支座處的防腐。

      第7篇 某企業壓力容器安全操作規程

      1、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

      2、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接班人員應向交班人員詳細詢問當班設備運轉情況,認真填寫交班記錄。

      3、開機前必須檢查油路、水路和所有的氣閥是否處于正常狀態,檢查動力電壓是否正常。

      4、容器運轉時要注意個部位的聲響和震動情況,經常觀察壓力表、油壓表、水溫、電壓、電流等是否正常,如發生異常情況,需采取緊急停運措施,并及時報告有關主管職能部門,同時要與前后工序取得聯系,以防止應容器的停運而造成其他生產事故。

      5、做好壓力容器的日常維護檢修工作,在進行定期檢驗和檢修時,應認真采取預防措施,以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防護措施包括隔斷其他容器和設備的連接,檢修前徹底清除容器內的介質,掛上標志牌,切斷容器

      6、空壓機工作時每二小時應將水排放一次,停機時應逐漸關閉減壓閥,切斷電源,放出排氣管壓力,待一、二級氣缸逐漸冷卻后,停止供給冷卻水,在冬季應將冷卻器的存水全部放完,以免凍裂。

      第8篇 壓力容器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⒈ 壓力容器操作工必須持上崗“操作證”方可獨立工作。操作人員應熟悉設備及容器的工藝流程、工藝參數、操作程序、可能發生的事故和需采取的防范措施、處理方法。要堅守崗位。

      ⒉ 設備啟動前應巡視、檢查設備狀況有否異常;安全附件、裝置是否符合要求,管道接頭、閥門有否泄漏等。當確認符合安全條件時,方可啟動設備,使容器投入運行。

      ⒊ 容器及設備的開、停車必須嚴格執行技術操作規程,應分段分級緩慢升、降壓力,不得急劇升溫或降溫。工作中應嚴格控制工藝條件,觀察監測儀表或裝置、附件,嚴禁容器超溫、超壓運行。 對液化氣體容器,每次空罐充裝時,必須嚴格控制充裝速度和充裝量,防止滿液或超裝而發生事故。對于易燃、易爆、有毒害的介質,應防止泄漏、錯裝,保持場所通風良好及防火措施有效。 液化石油氣儲罐壓力達到1.2mpa,工作溫度達到40℃時,應采取措施進行降壓或噴淋降溫。

      ⒋ 工作中,應定時、定點、定線、定項進行巡回檢查。對安全閥、壓力表、測溫儀表、緊急切斷裝置及其它安全裝置應保持齊全、靈敏、可靠,每班應按有關規定檢查,并做到定期校驗。有關巡視、檢查、調試的情況應認真載入值班設備運行記錄。

      ⒌ 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時,操作人員有權采取緊急措施停止壓力容器運行,并立即報告有關領導和部門:

      ⑴ 容器工作壓力、工作溫度或壁溫超過允許值,采取各種措施仍不能使之正常時;

      ⑵ 容器主要承壓元件發生裂紋、鼓包、變形、泄漏,不能延長至下一個檢驗周期處理時;

      ⑶ 安全附件或主要附件失效,接管端斷裂,緊固件損壞難以保證安全運行時;

      ⑷ 發生火災或其它意外事故已直接威脅容器正常運行時。

      ⒍ 壓力容器緊急停用后,再次開車,須經主管領導及技術負責人批準,不得在原因未查清、措施不利的情況下盲目開車。

      ⒎ 壓力容器運行或進行耐壓試驗時,嚴禁對承壓元件進行修理或緊固、拆卸、焊接等工作。對于操作規程許可的熱緊固、運行調試應嚴格遵守安全技術規范。

      容器運行或耐壓需要調試、檢查時,人的頭部應僻開事故源。檢查路線應按確定部位進行。

      ⒏ 進入容器內部應做好以下工作:

      ⑴ 應用盲板切斷設備與管道壓力源,并應有明顯的隔斷標記,禁止僅用閥門代替盲板。斷開電源的配電箱、柜應上鎖,掛警示牌; ⑵ 盛裝易燃、有毒、劇毒或窒息性介質的容器,必須經過置換、中和、消毒、清洗等處理并監測、取樣分析合格后方可進入; ⑶ 將容器人孔、手孔全部打開,通風放散達到規定要求。

      ⒐ 對停用和備用的容器應按有關規定做好維護保養及停車檢查、檢驗工作。必要時,操作者應進行排放,清洗和置換,保持容器干燥,防止腐蝕。

      第9篇 壓力容器管道安全操作規程

      1、壓力容器、閥門、管路使用前,必須進行脫脂處理;對新安裝的容器、管道,還必須用氮氣吹掃置換。

      2、投運前,必須檢查確認無泄漏,安全閥完好,壓力、溫度、液位等指示正常。運行中,嚴禁超壓、超流量和超壓差。

      3、對同一氧氣球罐,不得同時啟動兩臺氧壓機進行充氧。

      4、定期校驗壓力表、安全閥、溫度計;氧氣壓力表必須有禁油標志,嚴禁油壓表與禁油壓力表混用。

      5、新裝填或長期停機的分子篩在使用時,應對其徹底活化,活化時間不小于正常工作時間的三倍。

      6、對水浴式液氧汽化器,氧氣出口壓力不得低于0.3mpa,出口溫度不得低于0℃。

      7、定期測定氮氣、氬氣場所的含氧量;低于18%時,應加強通風。

      8、氧氣管壁溫度不得超過70℃;嚴禁明火及油污靠近氧氣管道及閥門。

      第10篇 壓力容器滲透探傷操作規程

      1 目的

      該項操作規程,目的在于對壓力容器產品的滲透探傷實施有效控制。

      2 適用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原材料鋼材及管材的探傷,并且也適用于加工產品鍛件、鑄件及焊接件的探傷。

      3 滲透探傷的操作

      滲透探傷分為六種基本方法,這些方法以不同的顯像方式組合使用。任何組合總是按下列六個基本步驟進行。

      1)清洗

      滲透探傷前,必須進行表面清理和預清洗,清除被檢零件表面所有污染制。zbj04005-87規定:準備工作范圍應以探傷部位四周向外擴展25毫米。

      清除污物的方法有機械方法、化學方法及溶劑去除法等。

      2)滲透

      滲透施加方法應根據零件大小、形狀、數量和檢查部位,來選擇噴涂、刷涂、澆涂及浸涂等方法。

      在滲透過程中時間的長短與溫度范圍對探測裂紋的靈敏度有很大影響,所以在zb.j04005-87中規定:滲透溫度為15~50℃范圍內時,滲透時間一般分為5~10分鐘;當滲透溫度降低為3~15℃時應根據溫度適當增加滲透時間。

      3)去除

      溶劑去除型滲透劑用清洗劑去除,除了特別難于去除的場合外,一般都用蘸有清洗劑的布和紙擦拭;不得往復擦拭,不得將被檢件浸于清洗劑中或過量地使用清洗劑;在用水噴法清洗時,水管壓力以0.21mpa為宜,水壓不得大于0.34mpa,水溫不超過43℃。

      4)干燥

      干燥的方法有用干凈布擦干、壓縮空氣吹干、熱風吹干、熱空氣循環烘干裝置烘干等方法。在zb.j04005-87中規定:被檢物表面的干燥溫度應控制在不大于52℃范圍內。

      5)顯像

      顯像的過程是用顯像劑將缺陷處的滲透液吸附至零件表面,產生清晰可見的缺陷圖象。顯像時間不能太長,顯像劑不能太厚,否則缺陷顯示會變模糊。gb150-98規定:顯像時間為10~30分鐘,顯像劑厚度為0.05~0.07毫米。

      6)檢驗

      zb.j04005-87規定:觀察顯示的跡痕應在顯像劑施加后7~30分鐘內進行,如顯示跡痕的大小不發生變化,則可超過上述時間。

      為確保檢查細微的缺陷,zb.j04005-87規定:被檢零件上的照度至少達到350勒克斯。

      探傷結束后,為了防止殘留的顯像劑腐蝕被檢物表面或影響其使用,必要時應清除顯像劑。清除方法可用刷洗、噴氣、噴水、用布或紙擦除等方法。

      注:鑄鋼件有鑄鋼件標準

      在gb9443-88標準規定鑄鋼件滲透探傷方法及缺陷顯示跡痕的評級方法。本標準適用于鑄鋼件表面開口缺陷的滲透探傷。

      第11篇 工貿企業壓力容器安全操作規程

      1.使用單位在壓力容器投入使用前,應按照《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規則》的有關要求,到質量技術監察機構或授權部門逐臺辦理使用登記手續。

      2.壓力容器內部有壓力時,不得進行任何維修;需要帶溫帶壓緊固螺栓時,或出現泄露需進行帶壓堵漏時,必須按設計規定制訂有效的操作要求和采取防護措施;作業人員應經專業培訓持證操作,并經技術負責人批準;在實際操作時, 應派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監督。

      3.壓力容器操作人員應持證上崗;操作人員應定期進行專業培訓與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考核工作由盟級質量技術監察機構或授權部門負責。

      4.壓力容器發生下列異常現象之一時,操作人員應立即采取緊急措施,按規定的報告程序,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5.壓力容器工作壓力、介質溫度或壁溫超過規定值,采取措施后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

      6.壓力容器的主要受壓元件發生裂縫、鼓包、變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現象的。

      7.安全附件失效,過量充裝的。

      8.接管、緊固件損壞,難以保證安全運行的。

      9.發生火災等直接威脅到壓力容器安全運行的。

      10.壓力容器液位超過規定,采取措施后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

      11.壓力容器與管道發生嚴重振動,危及安全運行的。

      第12篇 移動式壓力容器卸載操作規程

      1、運送液氨和氨水的汽車槽車到達現場后,必須服從站臺卸車人員的指揮,汽車押運員只負責車上軟管的連接,不準操作卸車站臺的設備、閥門和其它部件,罐區卸車人員負責管道的連接和閥門的開關操作。

      2、卸料導管應支撐固定,卸料導管與閥門的聯接要牢固,閥門應逐漸開啟,若有泄漏,消除后才能恢復卸料。

      3、 卸車時應保留罐內有0.05mpa以上余壓,但最高不得超過當時環境溫度下介質的飽和壓力。

      4、卸料時,應排盡管內殘余氣體,嚴禁用空氣壓料和用有可能引起罐體內溫度迅速升高的方法進行卸料。罐車可用不高于45℃溫水加熱升溫或用不大于設計壓力的干燥的惰性氣體壓送。

      5、卸料時,押運員、罐區卸車人員不得擅自離開操作崗位,駕駛員必須離開駕駛室。

      6、卸料速度不應太快,且要有靜電導除設施。

      7、當貯罐液位達到安全高度以后,禁止往貯罐強行卸料。

      8、槽車內的物料必須卸凈,然后關閉閥門,收好卸料導管和支撐架。

      9、罐車卸料完畢后,關閉緊急切斷閥,并將氣液相閥門加上盲板,收好卸料導管和支撐架。

      10、 卸車結束后,押運員要將罐車所有配件及卸車記錄隨車返回。

      11、 卸料的設備管線應定期進行檢查,裝卸管線應選用相應壓力等級的材料,并可靠連接。

      12、 卸料場所應符合有關防火、防爆規定的要求,并配備一定量的防毒面具等防護器材。

      13、 出現雷雨天氣,附近有明火、易燃、有毒介質泄漏及其它不安全因素時,禁止裝卸料作業。

      14、罐車不得兼作貯罐使用,也不得從罐車直接灌瓶或其它容器。

      15、 汽車罐車裝卸料時,應按指定位置停車,發動機熄火,并采取有效制動措施;接好接地線;裝卸過程中嚴禁啟動車輛。

      16、 嚴禁在生產裝置區、卸車站臺清洗和處理剩余危險物料作業,也不應隨意用裝置區內的消防水、生產用水沖洗車輛;

      17、卸料完畢后、槽車應立即離開卸車站臺。

      18、液位計爆裂時,要帶好防毒面具、膠皮手套,打開水噴頭,迅速關閉液位計的上下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倒罐操作。

      19、液位計失靈時,關閉氣相閥門,從液位計底部排放污物,或關閉液相閥門,用氣相壓力從液位計底部排放閥排出污物。

      20、溫度過高,可以打開液氨儲罐的噴淋系統,對液氨儲罐進行噴淋降溫。

      21、液氨管線突然發生爆炸或發生大量氨氣泄漏時,搶修人員戴好防毒面具,判別事故部位,切斷液氨、氣氨來源。及時打開水噴淋系統,噴水吸收泄漏的氨氣。及時報告值班長,并與相關崗位聯系。

      22、運行人員必須經常注意檢查各儲罐的壓力計、液面計、溫度計等儀表是否處于正常狀態,及時聯系檢修處理,保證各種儀表始終處于正常狀態。

      23、 所有崗位的操作人員必須通過考核,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人員上崗操作。

      24、從事氨區運行操作工作和檢修工作人員,必須按相關規定著裝,上崗時必須攜帶有關防護用品,并定期檢查各個崗位的勞動保護用品,保證在崗勞動保護用品始終處于良好狀態。

      25、儲氨罐、以氨為介質設備、氨輸送管道及閥門等檢修時,必須使用一級動火工作票。在檢修前必須做好可靠的隔絕措施,并對設備管道等用惰性氣體進行充分的置換,經檢測合格后方可動火檢修。

      26、在出現氨泄漏時嚴禁使用鋼質工具進行操作,以防出現火花導致爆炸。

      27、嚴禁在未作可靠措施前在存儲氨的管道、容器外壁進行焊接、氣割作業。

      壓力容器操作規程(十二篇)

      一.總則1.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必須取得當地質監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件》后,方可獨立承擔壓力容器操作。2.壓力容器操作人員要熟悉本崗位的工藝流程,有關容器的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壓力容器信息

      • 壓力容器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十二篇)
      • 壓力容器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十二篇)95人關注

        1、壓力容器操作工必須持“證”方可獨立操作。操作人員應熟悉設備及容器技術特性、結構、工藝流程、工藝參數、可能發生的事故和應采取的防范措施、處理方法。2. ...[更多]

      • 壓力容器作業安全操作規程(六篇)
      • 壓力容器作業安全操作規程(六篇)81人關注

        ⒈ 壓力容器操作工必須持上崗“操作證”方可獨立工作。操作人員應熟悉設備及容器的工藝流程、工藝參數、操作程序、可能發生的事故和需采取的防范措施、處理方法 ...[更多]

      • 壓力容器的安全操作規程(十二篇)
      • 壓力容器的安全操作規程(十二篇)68人關注

        1、凡操作容器的人員必須熟知所操作容器的性能和有關安全知識,持證上崗。非本崗人員嚴禁操作。值班人員應嚴格按照規定認真做好運行記錄和交接班記錄,交接班應將設 ...[更多]

      • 壓力容器的操作規程(十二篇)
      • 壓力容器的操作規程(十二篇)66人關注

        一.總則1.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必須取得當地質監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件》后,方可獨立承擔壓力容器操作。2.壓力容器操作人員要熟悉本崗位的工藝流程,有關 ...[更多]

      • 壓力容器、管道操作規程(十二篇)
      • 壓力容器、管道操作規程(十二篇)55人關注

        1.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公司各項規章制度,精心操作,確保壓力容器及管道安全運行;2.嚴格按照設定的工藝參數操作,開閥通氣,隨時注意觀察壓力、溫度等參數變化情況;3.定時 ...[更多]

      • 壓力容器操作與維護規程(十二篇)
      • 壓力容器操作與維護規程(十二篇)47人關注

        1)壓力容器安全操作(1)基本要求。①平穩操作。加載和卸載應緩慢,并保持運行期間載荷的相對穩定。壓力容器開始加載時,速度不宜過快,尤其要防止壓力的突然升高。 ...[更多]